成唯识论六卷九页云: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鬥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然有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得清净,名戒取者;是影略说,或随转门。不尔;如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说为邪见;非二取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标示地、水、火、风、空五轮之塔。又作五轮、五轮率都婆、五轮塔婆、五解脱轮、法界塔。密教解说地轮、水轮、火轮、...(故事)优婆鞠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从群众中自然产生之宗教。多无明显之创教者,主要为原始宗教,或于文明社会由下层群众中自然形成者。原始宗教与氏族...掉举和后悔。这两种心理,都能使人的心不得安宁和烦恼。...即置于座侧之置物箱。系长方形之木箱,多以金铂包装,或以图画为装饰。又称居筥、据函、接僧匣。因常放置三衣,故亦...冥,离诸相而冥寂;通,通融一切而无碍。乃赞叹真理之词。[戒本疏卷一上、四分律疏行宗记卷一上] p4056...【佛四无畏】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人名)又作提波耶那,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那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人名)阿若憍陈如,旧译了本际,知本际等,义净三藏译为了教,寄归传一曰:始自了教,会初愿以标诫。...(杂名)阄者从佛教出,而有种种之别。...又作句当。源于我国,后为日本真言宗、天台宗之僧官名。隶属别当,专掌寺内庶务之职。[文献通考卷一○九王礼考、东...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是介绍十六位...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嗡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梵网经》菩萨戒是通出家在家的,叫做顿立戒。无论是授没...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这种时间的概念用劫来说,是因为它是非常久远的一...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除了微风拂过树梢的轻响外,没有其他声音,有时连风都沉寂了...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见好相为止。那么如此说来,一个人犯杀业 净界法师答: 对...
恶见五种
【法相辞典】
【恶见五种】 p1158
上篇:恶魔 | 下篇:恶不善法 |
【引无义语】 p0377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又于歌笑嬉戏等时,及观舞乐戏笑俳说等时,有引无义语。...
五轮塔
黑白石
自发宗教
掉悔
居箱
冥通
佛四无畏
提波延那
了教
阄
勾当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理解劫运的概念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找迷失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