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Bhādrapadamāse,又曰跋捺啰婆娜么洗。又曰婆达罗钵陀、跋陀娜婆娜。译曰六月。婆捺啰婆捺为星宿之名,么...禅林用语。指以焦饭或米之粉末泡汤,作茶水之用。淫,意谓焦饭泡于汤中,混浊而沉滞;或作饮。或以其令饮用者淫心淡...【智圆满】 p1152 瑜伽九十四卷十页云:智圆满者;谓如有一、性不愚戆。无有下品愚痴障故。亦不喑痖。无有中品愚痴...【二十二根依处分别】 p0041 瑜伽五十七卷十四页云:问:眼根,谁所依处?答:见色依处。问:乃至意根,谁所依...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六十二见者: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子题:无漉囊不得半由旬行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虫细者三重漉。犹有者,舍去。若用水者,日日谛视,无虫便...【异熟已熟业】 p1116 瑜伽九卷六页云:异熟已熟业者:谓已与果业。...(术语)观察所对之境之粗想,谓为寻,旧谓之觉。其细想谓为伺,旧谓之观。属于色界无色界之诸定,依此寻伺之有无而...(术语)于佛法结缘。创未来得度之缘也。止观六上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文句二下曰:现世虽见佛闻法,无四悉檀益...【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p0047 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一)全一卷。隋代天台智顗述。又称观经疏、观无量寿经疏、观经天台疏、天台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观无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法师之事,居士何可开此一端。以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以大家不...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位,而恒常作苦、空、无常、无我之想。静坐时,思惟佛法义理;...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但是为什么不长久住世?如果长久住世,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有一个青年,听说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的圣人,这位圣人有着超凡的智能,灵性上已达到了完美境界。 ...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于跟父亲吵架,跑出来就没回家,从此与家里断了消息。我把十三...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广为流传。这也道出了活在当下,时刻在路上的感...
二世间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世即隔别之义。间即间差之义。故名世间。一众生世间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二器世间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器世间。
上篇:世界二义 | 下篇:二种世间清净 |
【施波罗蜜多种姓相】 p0861 瑜伽三十五卷三页云: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种姓相?谓诸菩萨、本性乐施;于诸现有堪...
婆捺啰婆捺么洗
淫汤
智圆满
二十二根依处分别
六十二见
漉虫水法
异熟已熟业
三三摩地
结缘
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古代大德诵持《大悲咒》的感应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圣人、妻子和老虎

梦参老和尚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