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1、于十六罗汉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卢尊者,而成十八罗汉。 2、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和军徒钵叹尊者,而成十八...十二光之一。指阿弥陀佛之光明无量,常存于三世,恒照益世间而不断绝。由此不断光之德相,阿弥陀佛又称不断光佛。[...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术语)真如与实相,同体异名,约于假谛之妙有而曰实相,约于空谛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表示诸法实相无去来相之用语。即宇宙间一切万事万物之真实本质与样态本本然然,于时间上亦无所谓的去来之别,而惟是...(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譬喻)爱欲之糠。言爱欲之宜弃如糠也。智度论二十八曰:诸圣人糠已脱。...【无色界】 p1047 瑜伽一百卷十四页云:无色界者:谓空处等四无色地。 二解 显扬一卷十六页云:三、无色界。谓离色...梵语 vāg-guhya。为如来三密之一。又作口密。如来之言语为神变而不可思议者,故称语密。即指成就万德之一切音声。...【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p0227 瑜伽九十七卷三页云:复次依四念住修习增上,略由三处、三地、三种补...【补特伽罗】 p1246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云:补特伽罗者: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
二种阐提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藏。)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谓世间众生。穷劫有之。无有初始。故名无始众生。菩萨发愿。度诸众生。以本愿力。现为阐提。故楞伽经云。菩萨以本愿方便。不般涅槃。是名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
上篇:二种福田 | 下篇:二罪 |
(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
十八罗汉
不断光
阿弥陀三尊
真如实相
宣古未了宣今到来
下品
爱糠
无色界
语密
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补特伽罗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略释天台六即义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