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梵语 anāgāmin。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译义为无量光,或无量寿,故亦称为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术语)真如之法性由内部而感化也。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内薰其妄心,又诸佛之报化...(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石钟山。又作剑川石窟。依山凿龛造像,可分石钟寺(八窟)、狮子关(三处)与沙登村(四处)等三...(术语)四善根中之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最初之位曰下忍。具修十六行相之位也。...(术语)恩爱之缘。宝积经七十八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无明业】 p1046 瑜伽六十卷十六页云:问:何等为无明业?答:于不现见义,而生迷惑;是无明业。如是于现见义,劣...印度人关于语言之探究与考察,自吠陀时代开始,即产生音声学(梵 ?iksā)、文法学(梵 vyākarana)、韵律学(梵 ...【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p0226 瑜伽六十二卷三页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云何三种补特...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我为给他多做功德,来到东林寺做义工。其间,随净土宗研习班学...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大哥就找来,一顿训斥,要求他先回家辞别母亲,才能考虑出家。走到半路,大哥...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
二种资粮
【三藏法数】
[出宝积经] 资即资助。粮即粮食。如人欲涉远道。必假粮食以为资助。盖譬菩萨修行。欲证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为资助。故名资粮也。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福德资粮。二智德资粮谓修习正观。心无杂乱。勤求妙智。无暂休息。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智德资粮。
上篇:二种劝请 | 下篇:二种福田 |
(术语)如属于吾身分之四大,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有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声...
十八界
不还果
阿弥陀佛
真如内薰
净地
石钟山石窟
下忍
爱缘
无明业
语言
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五祖投胎拜师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
慧律法师: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