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nyasīdat-paryavkam ā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结加趺坐、结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结坐。...外道观空,必存空相而堕于空见,否定一切善恶因果,或以为诸法皆空;此空见如一切世间之事法能染污真性,故谓之尘,...(杂名)Pakṣa,译曰魔军。大日经疏九曰:魔军者,梵本正音搏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即记载关于千手观音之经典,共有四本。即: (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一卷。唐代伽梵...指三次请佛说法。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二中):“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术语)导人使入于佛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导众生。同法师品曰: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又】(...(术语)又曰发遣。真言法修法事已,解界之后,奉送召请之佛于本宫,又奉还自心所观之佛于心内本土,谓之拨遣。轮王...指观境自在、作用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载:(一)观境自在,指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以其坚固如金刚,故称十金刚心。即:(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日本镰仓时代著名佛师。曾参与南都东大寺、兴福寺之造佛。后鸟羽天皇文治五年(1189),造兴福寺之弥勒菩萨像,将弥...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是哪三十二相呢?又是怎么来的呢...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
佛陀在世时同游恒河两岸,传扬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罗国的某个村庄,由于当地都是婆罗门教徒,所以当他们得知...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第一杯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晨的...
问: 《地藏经》中说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
二人出佛身血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调达推山得罪梵调达。华言天热。谓其生重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为护佛故。以金刚杵反却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出血。而得罪报。二只域行针得福梵语只域。华言故活。谓佛有疾。使只域治之。因行针出血。疾得顿愈。虽出佛血。由治疾故。而得福报。
上篇:二种破戒人 | 下篇:二种退 |
梵语 dvāsasti drstayah。指古代印度外道所执之六十二种错误见解。此有数种异说:(一)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有十...
结跏趺坐
空尘
博吃刍
千手经
三请
八识
引导
拨遣
二种自在
十金刚心
快庆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什么是阿修罗

塞住井水的婆罗门

「无常」即是「无我」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