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于读经之最后,以讽诵佛德之赞叹文作结束,称为结赞。黄檗清规讽诵章(大八二·七七二中):“诣灵前,举三宝赞、弥...又作空中云。比喻物之不坚实。与“水月”为同类用语。盖空中之云聚散无常、变幻莫测,世间诸法亦随因缘而即起即灭,...(经名)一卷,西晋聂承远译。越难长者大富而悭,死为盲乞儿,乞食至其家,打于其子。佛因之说偈。...指密教千叶莲花台上之释迦化佛。据梵网经卷下载,卢舍那佛所坐之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为一百亿国,一...又作摄取三缘。乃指亲缘、近缘、增上缘,即念佛之行者被阿弥陀佛光明所摄之缘由,共有三种。此语系出自善导之观经疏...(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名)唐朝四大师之一。引迎天子车驾之役。太宗贞观中。封智威为引驾大师。佛祖统纪七曰:师在太宗朝,名德升闻,...(术语)拨者,绝也,除也,除遣为无其事,谓之拨无。拨无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见中之邪见也。地藏十轮经...即命尽死与外缘死二者。(一)命尽死,谓全其天命而死者。又分为三,即命尽非是福尽、福尽非是命尽、福命俱尽等。(二...又作菩萨修十法见涅槃。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一载,菩萨成就十法,能明见无相涅槃(谓涅槃之法,离于一切色相),至无...禅林用语。指优秀之马,即跑得快之马。凡快马仅须一鞭即疾驱,称为“快马一鞭”;在丛林中,转指优秀学人仅闻师家之...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父总是精进勇猛,信愿坚固,求生西方。时常清晨两点就开始做...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两种的果报。果报为什么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这...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无事,操心用心不累心。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二种破戒人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上篇:二咱人咒术不能加 | 下篇:二人出佛身血 |
又作六八超世本愿。指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之四十八种誓愿。(参阅“四十八愿”1640) p1241...
结赞
空云
越难经
千化
三缘
七识住
引驾大师
拨无因果
二种死
十法见涅槃
快马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什么是禅七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