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于本经之后,更述要旨所演之经。为“开经”之对称。如天台宗以无量义经为法华经之开经,以普贤观经为结经。又法华...(774~835)日本真言宗开祖。赞岐(香川县)人,俗姓佐伯直。十五岁至京都研习儒学,后入大学明经科,逐渐接触佛教...(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证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证,超越此前果而证后果,谓之超越证。就超越证而论,诸说不...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缘会宗”之代表人物。敦煌人。自幼即孤,年十六出家,师事于法兰。当时大德竺法护...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统称其法为三摩地法。又为凝想五相成身、三密秘观,以通达三摩...(名数)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三,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术语)对满果之语。一有情之果报分为总别二者。果报之主成分为引果,果报之局部为满果。例如第八识是引果,五根五...(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对于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者,亦有经家所立者,称为二种立题。(一)佛自立者,如金刚经(大八·七五○上)谓:“是经...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又称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十往生...为七贤位之一,四善根位之一。指见道以前之修行,至顶善根成满时所生之善根。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又于此位能忍而不...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叫做功夫呢?并不是飞天钻地奇奇怪怪的事,是随时可以把心静下...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切时,一切处,甚至睡眠时,亦不忘弥陀圣号...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 有一天,他在斋堂粥钵中,看见五色祥云,云内显现山寺,...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进而会发出做好人更难的喟叹。当面对诸事不公、不平、不顺时,...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 如赌博、竞胜、比...
四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导谓之法。三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二律藏律藏者。即如来所制大小乘戒律也。律。法也。谓能治众生贪嗔痴种种之恶。如治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也。三论藏论藏者。即如来所说
上篇:四法界 | 下篇:经含四义 |
“外薰”之对称。众生心内有本觉之真如,薰习于无明,令迷妄之心厌生死之苦,而求涅槃之乐,称为内薰。反之,佛菩萨...
结经
空海
超越证
于道邃
三摩地法
十一识
引果
增慧陀罗尼经
二种立题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忍法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做事要选好目标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做个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