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约情七支,摄戒尽不?’答:‘(一,摄尽)尽。通收故。如打搏等,落杀戒中。(二,摄...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瞢】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不如所欲、非时睡缠之所缠缚;故名...凡七卷。全称景祐天竺字源。北宋惟净、法护等撰。即分类梵字,并解明其音义。首先略解十二转声、三十四字母、五音及...【我爱】 p0647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躭着;故名我爱。...梵名 Candra。又作月天子、宝吉祥天子。音译作旃陀罗、战达罗、战捺罗。印度婆罗门教将月神格化,称为月天。为十二...【表无表差别】 p0794 俱舍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此表无表、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论曰:今此颂中,先辩无...乃三贱之一。出家沙门为对治贪着之心,故其所著用之袈裟须以截断之布,缝制成粗恶之衣,称为衣贱。[善见律毗婆沙卷...(术语)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地名)梵云僧伽罗Siṁ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刘宋时代之神异僧。关中人,俗姓张。以鸠摩罗什为师。晋孝武太元(376~396)末年,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为高句...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不是这样子的,这是溺爱。小孩子要让他为父...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位以前常来咱们寺院的老居士,寒暄时我问她为什么最...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果报之身形,如果不曾遭逢善知识,结果又再作了一切的罪业,真...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想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大差异在于挥霍两字;有钱的人更容易变成钱奴,或者挥霍家,每...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站在佛法的角度,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他知道,但是做不到,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是调伏烦恼,但是慢慢地,在深层的时候就挑战自我意识了,这是...
三疑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门] 禅波罗蜜云。以疑覆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疑虽甚多。未必障定。今且明障定之疑。有三种焉。一疑自疑自者。谓疑自身。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是受道之器。作此自疑。禅定不能发生也。二疑师疑师者。谓疑受道之师。威仪相貌。皆不具足。自既无道。何能教我。作此疑慢。禅定不能发生也。三疑法疑法者。谓疑所受之法。非正真之道。故不敬信受行。既不信受。禅定亦不能发生也。
上篇:三漏 | 下篇:三退屈 |
(印相)结此印,则得随意生水也。...
具戒境量摄戒尽不尽
一大藏教
瞢
天竺字源
我爱
月天
表无表差别
衣贱
一念三千
执师子国
白足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