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慈悲水忏] 一火途对嗔忿火途即地狱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逼。故四解脱经称为火途。盖由众生无慈悲心。常怀嗔忿。致感斯报。故云火途对嗔忿。二刀途对悭贪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三血途对愚痴血途即畜生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四解脱经称为血途。盖因众生无智慧心。愚痴不了。致感斯报。故云血途对愚痴。
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上座部所立九心轮之一。有,意即有情众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转而...(一)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受(忧、喜、苦、乐、舍)及四根(男、女、意、命),共计十四根。仁王般若波...(1270~1342)元代临济宗僧。江西吉水人,俗姓镏。号绝学,世称绝学世诚禅师。年十七时,伯叔迫使从商,行经兴国大...(术语)译曰等引,心引起平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呬,虚利切,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也。或引...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术语)如如之理体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之法器。在印度,于召集大众时,常击木制之揵椎(梵 ghantā)。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七...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谓之妙有。真空而能...一内有色相外观色 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三净背舍身作证 四虚空处背舍 五识处背舍 六无所有处背舍 七非有想非无想...【势速】 p124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页云:复次云何势速?谓诸行生灭相应、速运转性;是谓势速。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三...(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又】成就通达心等五相,而现得金刚界之大日如来。...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约佛涅槃后,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而说,乃约多分而言。亦有非...《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漏业一定要受有漏的果报,无漏业受无漏的果报,现在我们出家修...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回到寮房,准备休息了。炎热的夏日里,客堂时不时要带领大家安...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远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是主动的。这样子我们就讲到三力不可思议了,感应道交有三种力量...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年、后年一千声,这是不吉祥啊,越念越少呗,你越念越没有气势...
三途对三毒
【三藏法数】
上篇:三恶道 | 下篇:三种恶 |
(术语)与旧云菩提萨埵同。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旧云萨埵,今云萨怛缚。...
有分识
十四根
世诚
摩呬
大菩提
如如境
钟
真空妙有
八背舍
势速
五相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佛力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才是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