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座部所立九心轮之一。有,意即有情众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转而直接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分,为因之义。有分识,即指成为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识;此识周遍三界,相续不断而恒常存在,故为三界众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早在部派佛教时代,上座部与分别论者等,皆称此识为有分识,至大乘思想兴起后,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法之根本原因,遂根据上述上座部之说,而以有分识为阿赖耶识之异称。[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 p24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传灯录二十八南阳忠国师语曰:吾比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密教修息灾护摩法时所用之炉。其炉为白色,圆形,炉中之印契多呈轮宝形。通常密教之息灾法系以白色为主,故息灾炉亦...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即愿净土无讥嫌恶名,故又称无诸不善愿。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亦名:非法诃责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诃责非法。四分云,尽形诃责,竟安居诃责,诃责病人,或不唤来现前,不出其...【护】 p1461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护者:谓于他相续中爱故。...(杂语)释迦现保八十寿之老比丘相,故云迦老。...阿耨达,梵名 Anavatapta,巴利名 Anotatta。相传为阎浮提四大河之发源地。又作阿耨大泉、阿那达池、阿那婆答多池、...(术语)以佛菩萨内证之本誓为标帜者。不动明王之刀剑,观音菩萨之莲华,及诸尊之印相等。是四种曼陀罗之一也。...(?~1020)日本平安中期僧。镇西人。为人不慕权势,致力于大众教化。不论寒暑,经常披着鹿皮传教,时人称之革上人...(一)指如来法身所具有之四德,即:(一)常,谓如来法身其体常住,永远不变不迁。(二)乐,谓如来法身永离众苦,住于涅...指诸法皆空之相状,或指真空之体相。因缘生法,无有自性,即空之相状。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上):“因缘生...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什么对空性和心性这两部分很...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车子,又有这个那个。不行呐,你如果不把心放下来,什么都没有...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 是...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这精进,有前进的意思,也有适时后退的意思。如此,对我们有诸...
有分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分禅 | 下篇:有心位 |
【五事缘起等摄非缘起等摄分别】 p0292 瑜伽七十二卷十一页云:问:如是五事,几缘起所摄?几非缘起所摄?答:三、...
坛经真伪
息灾炉
离讥嫌名愿
诃责非法
护
迦老
阿耨达池
三昧耶形
行圆
四德
空相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唯识学的因缘观
真正的拥有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钓鱼的血泪忠告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