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僧家所用之椅子、坐床。又作曲录木、曲录、曲禄、曲[录*页]、曲木。盖我国古代席地而坐,未尝有椅,至汉末两晋期...乃指成实论卷三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共十四色。成实论以色香味触四者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梵语 lokavid,巴利语 lokavidū。音译作路迦惫。又作知世间。为佛十号之一。即佛能了知众生、非众生二种世间之一切...(异类)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原为二十四卷,今仅存七卷。北周僧慧影撰。本书卷十四、卷二十一,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四册;卷一、卷六、卷十五、卷十...(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以禁咒禅定等变化现出种种之物名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又作因陀罗轮。为密教五智轮之一。即金刚轮(地轮),黄色方形,种子为 (a)。瑜祇经疏卷三夹注载(大六一·五○○...真言是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的意思不是秘密不肯示人,而是法身佛的三业幽微奥妙,不是等觉菩萨不能...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义行】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义行者:谓思所成善法摄故。...(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进行一定比例的粉末制作、调配后进行烟熏式燃烧。相传距今一千...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各位大德新年吉祥,万事如意,佛光照亮世界,法喜充满乾坤,人...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现在社会上疾病,灾难为什么这么多。就是人的偷心太重了。像很...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他皈依佛门后,甘守枯寂,精研律典,广布佛法,并身体力行,...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大椅上,两旁的鬼卒,青面獠牙,手持刀剑戟叉,等待着执行他们...
三善根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着。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二无嗔善根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嗔善根。三无痴善根谓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无罪法。知应修法。知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痴善根。
上篇:三种证相不同 | 下篇:龙有三患 |
(物名)香名。陀罗尼集经五曰:突婆香,唐云茅香。...
曲录
十四色
世间解
摩怛里
大智度论疏
如化
释轮
真言秘密
十六特胜
义行
五所依土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净慧法师寄语2012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