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四禅四无色八地之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之三种。其中净定有四种之别:一顺退分定,随顺味定将退本定时之...为二因之一,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起未来之苦、乐果报。此与“牵引因”皆指种子能生自果之作...位于浙江天台山之极顶,规模宏伟,工程艰钜。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德韶大师建,原称善兴寺,后因年代久远,屡...(术语)一切有漏法之总名。该善恶无记之三性。唯言染,则烦恼局于恶性,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以有漏之善无记...(名数)八正道也。世间之轮,有辐毂辋,互相资助,以成轮体,八支之正道,互相资助,以成正道,故譬之为轮。名义集...【外分成坏】 p0492 瑜伽二卷五页云:云何外分若坏若成?谓由诸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故。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尔时便有...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饮用,五、随咽。结。”(戒疏记卷一五·...【八种言】 p0069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说众者:谓处五众,宣八种言。何等为八?一者、可憙乐言。二者、善开发言...亦名:了论羯磨五种 子题:所作业、相貌羯磨、单白羯磨、白、羯磨、白问和、中间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时量、...梵名 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凡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内容讲说如来常住一乘真实...(术语)开眼也。禅家之用语。大慧录曰:江给事请开佛光明。...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有四: ...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求生净土的心是不是贪念?求生净土的心是愿,发...《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 忽一日不退,师...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
三供养
【三藏法数】
[出普贤行愿疏]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三观行供养谓依中道妙观。观于一念之心。具足三谛之法。无有缺减。众生诸佛。平等不二。烦恼生死。即是菩提涅槃。念念观之。即是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观行供养。(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上篇:三福业 | 下篇:三应供养 |
【精进】 p1273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精进者,发起加行,其心勇悍。 二解 此是四念住中精进。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
四净定
生起因
华顶寺
杂染
八轮
外分成坏
饮虫水戒犯缘
八种言
羯磨五种
大法鼓经
开光明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野狐禅「不落因果」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