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隐遁世间而独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别之二。通相之遁世,总名出家入道,别相之遁世,于出家中,止应请出世...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求者相应现行。...【因计非因见】 p0594 大毗婆沙论九卷三页云:若因非因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邪见摄。见集所断。...【眼识所缘】 p0999 瑜伽一卷六页云: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异类)Pa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阇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三,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梵语 rudrāksa。又作乌嚧咤罗迦叉。意译作天目珠,或金刚子。学名 Elaeocarpus ganitrus。以其核似大自在天之眼珠...(杂语)译曰灭罪。见陀罗尼集经一。梵Karṣaṇiya。...(术语)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本有无漏种子也。相宗依其种子具不具而立五姓各别。...又叫做顺世,就是顺世道而死化的意思,通常是指僧人去世。...(仪式)祝皇帝之万岁而烧香也。...华严经云十种智: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 一、三世智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犍连痛哭白佛。佛...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中,颠颠倒倒的过日子,不知佛的伟大,...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欲望太高,就很难有幸福有快乐。 在凡夫层面,虽然我们还不...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本具之德。...
一尘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一尘者。一微尘也。经云。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一微尘既然。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谓佛也)智慧明达。有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即以方便。破此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以譬一切众生身中。具有如来无碍智慧。但由众生妄想颠倒而不自觉。惟有诸佛乃能知之。即以方便。令诸众生修于圣道。破除虚妄烦恼。显出如来真实智慧。故云一尘之内。有大千经卷。是也。
上篇:一路 | 下篇:一沤 |
将一日分作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上午七点至十一点,十一点至下午三点,三点至七点;夜三时是晚上七点至十一点,...
遁世
轭
因计非因见
眼识所缘
半只迦
呜噜捺啰叉
迦梨沙舍尼
三乘无漏种子
顺化
祝圣拈香
十智(二)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孝中的大孝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如何对待仇恨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