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用刀半截一物体之象形也。彼此相对而为明了之区别,使之显示判别也。法华经科注曰:譬般若已后,判天性,定...行事钞·头陀行仪篇:“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极迥色】 p1196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极迥色者:谓卽此离余碍触色。卽是分析影光明暗至极微色也。...【五种学处】 p0262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1553~1636)明代书画家。江苏松江华亭人。字元宰(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自幼家贫,擅于绘画。万历(1573~...全一卷。唐朝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八曼荼罗之建立法,及说修行者应依何法速证菩提。(参阅“八大曼...【内】 p0364 瑜伽五十六卷五页云:问何义几蕴是内。答六处并属彼义。一蕴一分四蕴全是内。 二解 显扬五卷十六页云...(界名)对佛界之称。十界中除佛界,总称他九界曰众生界。...Fazhilun 佛教论书。全称《阿毗达磨发智论》,古印度迦多延尼子著,唐玄奘译。20卷。显庆二年(657)于长安大内...(书名)五卷,南宋庆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关于弥陀净土之一切法文。...【法衰法盛】 p0762 瑜伽七十五卷二页云: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悟后发现,福报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培养与积累,如此...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上齐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一、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米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
一支香,青烟袅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成为了人和佛交流的媒介。烧香是佛教弟子礼佛、敬佛、修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瞻礼赞叹地藏王菩萨,那么这人居住之地,就能获得十种利益,其...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任者。傅说(f yu)原来在傅岩为人筑墙,被殷王...
一语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上篇:一言 | 下篇:一名 |
【正心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
判
随坐十利
极迥色
五种学处
董其昌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内
众生界
发智论(Jnanaprasthana-sastra)
乐邦文类
法衰法盛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20种五谷杂粮的药用价值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香与佛教的渊源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给亡者做佛事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