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七因明】 这是因明学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的七种规定。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传说)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三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凡五十七册。日人万亭应贺(1818~1890)作。以妇女为对象而改写有关释尊一生之传记。书中之人名、地名皆沿用本名,...(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作者造作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运动造作也。...贤护,梵名 Bhadra-pāla。为八大菩萨之一,十六大菩萨之一。系在家菩萨。音译作跋捺罗波罗菩萨、颰陀婆罗菩萨、跋...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佛陀为波斯匿王说明世间之先丑后妙、先妙后丑、先丑后丑、先...梵语 buddha-dhātu 或 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一)为密教金刚界九界曼荼罗中央之根本会。又称金刚界大曼荼罗、羯磨会、根本会、根本成身会。此会图绘诸尊之威仪事...(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为阿赖耶识之异名。唯识宗以所立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为所知法,三性所依止者即阿赖耶识,故称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哪四种恩呢? 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不应该去练气功。何以故?如果你是学佛的。我们并不否定世间...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当代美国大家公认的,很了不...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通达义理。其有夫人名为有相,容貌美妙而且贤惠,国王对她情深...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声、香、味、触...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
僧伽理事二和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缘觉乘也。)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于初果须陀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嗔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
上篇:二种比丘 | 下篇:二天随人 |
【空空】 p0786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七因明
目犍连为执杖梵志所杀
释迦八相倭文库
如是作
贤护菩萨
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性
成身会
五部教主
所知依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