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同分彼同分根】 p0613 五事毗婆沙论上八页云:问:何谓同分彼同分根?如是二名、所目何别?答:有业用者、名...受是受持具足戒;随是随著戒体而去如法修行。...云何建立受蕴?谓六受身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复有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时,先成色界诸天,次成欲界诸天,次成人及余众生界,后成地狱。...亦名:身口绮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身口绮,二、数作不止,三、僧白诃制,四、如法召问,...【躭嗜】 p0938 瑜伽八十八卷八页云:于自诸欲,深生贪爱;名为躭嗜。...(术语)以方便引入无缘之众生于佛道也。...亦名:无场大界通结聚落、大界通结聚落、大界有村得合结、僧界有村不妨 子题:界威力故恶鬼不得便、村、聚落、摄僧...(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凡六卷。日本曹洞宗怀奘(1198~1280)撰。内容辑录宗祖永平道元禅师之法语。怀奘于其师道元编撰正法眼藏时,随侍在...梵语 bhadrakalpa。音译陀劫、陂陀劫、波陀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 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广德延禅师的法嗣弟子。 一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向他询问:...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禅师看不对,跳到大海里面把她救...
人做事儿,不能让事儿做我们,所以佛教徒天天欢喜地面对一切。每个人你不得不做,为什么不转换一个心情欢喜地去做呢...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子们说:「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安有个十五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叫罗雨。罗雨一向深信佛法,...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吉凶占卜、预测等事,尤其是把时间和事相说得很具体。请问法师...
二种自在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上篇:二种清净 | 下篇:二种无量 |
【五事系不系分别】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几不系?答:欲...
同分彼同分根
受随
六受身
世界成立次第
余语触恼戒犯缘
躭嗜
方便引入
摄僧无场大界通结聚落
还相
正法眼藏随闻记
贤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禅门公案:谁是知音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