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同分彼同分】 p0613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云何同分彼同分?几是同分彼同分?为何义故,观同分彼同分耶?谓不离...(书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力者,谓如来十力,一处非处智力,二自业智力,三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世界四劫者,历成、住、坏、空之四相也。 一、成劫 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亦名:余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余语者,云汝向谁说,为论何事等,一切吉罗;作白已,语者堕。恼他者,...【神境智】 p0934 瑜伽六十九卷十八页云:复次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加行得者:如生此间异生、有学、及...(术语)弥陀报身中之化身也。报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愿,而化现边地懈慢之佛身也。...亦名:解无场大界法、无场大界解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解无戒场者。僧集已,问欲取和已,解言:‘大德僧听。此...(术语)六妙门之一。谓反照能观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转心返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正法,即佛所说之教法。正法炬,即谓佛法犹如火炬,能照烛生死之昏闇,令痴迷众生脱离烦恼,趋向涅槃正道,故以火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是卑鄙龌龊的小人可比,因此,在社会上的人缘很好,颇受人们爱...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星期天,义工大会。讲堂落成到现在,这十几年来,诸位护法居...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随念心」。这是时时刻刻都能生得起念佛的念...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如果是畜养的话,就是有时候被...
我们如果这一生,单单只有这一生,如果没有未来的话,其实我们都不要做什么,为啥?好活歹活到最后都没有了,都过了...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半小时后,羚羊...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
二种却魔法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谓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自灭谢。故有二种却魔之法也。一修止却魔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着。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二修观却魔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于诸魔境。修止却之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无有处
上篇:二羯磨 | 下篇:二种清净 |
【五种真实菩萨相】 p0283 显扬二十卷九页云:复次有五种真实菩萨相。由成就此故,入菩萨数。云何为五?谓哀愍众生...
同分彼同分
菩萨戒羯磨文
受
力
总说四劫
余语恼他
神境智
方便化身
摄僧无场大界解法
还门
正法炬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救人不淫免火灾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念佛的十种心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畜生道之苦

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不同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