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见俱舍论十八。...(杂语)以六众生喻六根也。俱舍论三十谓之六生喻经。...判释教理胜劣之用语。偏者,偏僻之理,偏于空乃至中;圆者,圆满具足一切。就大、小乘而言,则小乘为偏,大乘为圆。...【声闻相应契经】 p1394 瑜伽八十五卷二页云:于十二分教中,除方广分,余名声闻相应契经。...(术语)依密教之修法祈祷有效验,是云法成就,梵语云悉地。...折骨为笔,书写佛经。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人名)比丘名。王舍城长者之子,生时一指放光,故名灯指。初富而中贫,后又富。出家得罗汉果。见灯指因缘经,法苑...(譬喻)言人畜之身体也。赵州录下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无?州曰:有。僧曰:既有为什么撞入这个皮袋?...(杂语)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于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又作结要四句、结要付嘱。谓归结教法最重要之部分,而将其传付于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释尊将如来一切法、如...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首先是赞叹这个菩提心诸善中王。这句话大家要...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次。天天讲,听的人不喜欢听,讲的人还是很累,效果不一定很好...【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则彼等后来或有怨言。然虽云无怨言,一旦情爱稍歇,则离婚别配...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哭流涕,而后告诉佛,即将远离。 佛说:离开前,请回答几个问...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等,他每一个都第一嘛,为什么每个都第一呢?优波离持戒第一,...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我说:佛教谈看破、放下、念佛,实在是太消极了。说什么看破红...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十信阶位,善根坚固,观慧增长,虽未如实证入实相妙理,而能安...
空有各具二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真空二义一谓真空能灭幻有。若幻有不灭。即非真空。二谓真空能成幻有。幻有若碍。亦非真空。是名真空二义。(幻有者。以迷真空之理。而成幻有之事。虚假不实。故名幻有。)二幻有二义一谓幻有必覆真空。比有若现。真空则隐。二谓幻有不碍真空。真空若显。幻有自灭。是名幻有二义。
上篇:二空 | 下篇:二执 |
梵语 upāsaka。音译优婆塞、邬波索迦。又作清信士。指受五戒之在家男子,有亲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据佛本行集经...
四福田
六生喻
偏圆
声闻相应契经
法成就
骨笔
隔生即忘
灯指
皮袋
淫欲即是道
结要付属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佛的几个问题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舍利弗的启示

看破、放下、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