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何等相属善?谓彼相应法。...梵名 Amoghasiddhi。又作不空成就佛。金刚界五佛之一。位于金刚界曼荼罗五解脱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央。表五智中之成所...(修法)息灾之修法是真言四种坛法之第一。消灭天变地异兵火饥馑疾病横死等灾害之法也。此法以用佛部之尊为通规。补...(术语)生无量珍宝之海。净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教行信证二曰:归入功德大宝海...(一)以地、水、火、风等四大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其因与果之间具有五种关系:(一)生因(梵 jānana),...【四大种恒不相离】 p046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一卷十五页云:问:云何故知此四大种,恒不相离?答:自相作业,一切...【爱味等至有三相】 p1205 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复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爱味等至。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术语)业道为各自依业因而成之诸种鬼类。冥祇者,幽冥之神祇也。一髻尊陀罗尼经曰:启白一切诸佛般若菩萨金刚诸天...(术语)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一预流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梵名 Avguli-mālya,巴利名 Avguli-māla。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鸯崛利摩罗、央掘摩罗。意译指鬘、指髻。原为室罗...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谈的都是养生: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只好在附近的城市里,设了一个小学堂,招集一...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很难。何以故?因小乘尚须看得破...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吸引了不少顾客。我去得多了,发现总有位衣衫陈旧的老人在摊档...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时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正是让我...
忍有二种相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种种苦乐逆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是为出世间忍。
上篇:精进二种相 | 下篇:方便二种相 |
【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p0669 摄论二卷十五页云: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谓...
相属善
不空成就如来
息灾法
大宝海
五因
四大种恒不相离
爱味等至有三相
业道冥祇
初果
杀生
鸯窭利摩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赵朴老的养生信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递出善良与真诚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