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法门的数目,如三界、五蕴、五位、七十五法、四谛、六度、十二因缘等是。...【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p0988 瑜伽五十四卷十页云:问:欲色二界、实物有色、何差别耶?答:色界诸色,清净最胜,能...【法衰法盛】 p0762 瑜伽七十五卷二页云: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图像)不空罥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有三说:一者三面十臂,一者三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印相)有二种:一,不动明王之印,剑在鞘中之形,右手拟剑左手拟鞞者。二,大日如来之剑印。大日如来剑印曰:二手...(修法)驱除田园害虫之祈祷也。...(一)梵名 Subhūti,巴利名同。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术语)旧称优婆塞。新称邬波索迦Upāsaka,译曰近事男。在家受五戒之男子也。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西域记九曰:邬...【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应思议】 p0562 显扬十七卷八页云:论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种,虽不依见;亦不应...为般若经所说二十空之一。又作无性自性空。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之相,皆空而无有,故为小空。又通...为佛及大菩萨所受界外化生之身。为如来五种法身之一,菩萨二种身之一。此生身证法性,得无生法忍,异于处胞胎、惑业...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转。不能转我们相信佛又有什么用处呢?出家又有什么用处呢?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思索的。该得到的不要错过,该失去的,洒脱得放弃,不必太在意...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都是修行的大障碍。家里一个电话来:小孩吊针、...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 ),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
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预知时至,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这种是可...
问: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 本源法师答: 助念顾名思义即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但这...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著普劝念佛文,劝导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富贵贫贱,不分男女老...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
功迥(唐陈留)《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功迥。俗姓边东京浚仪人。年六岁即思出家。亲属阻抑。至于十六。始遂其志。殆其为僧。影不参俗二十年。尝依泰山入普贤忏行坐赞颂。而身不倚者三年。一旦普贤乘六牙象。以现其前。银色境界。随亦现之。迥知精诚之感也。益加砥砺。或谓迥曰。如来之教不传。道俗之情无依。迥闻其说。亦曰。默思山林。盖其独善导达蒙瞽。乃为兼济。如之何与山林之相守也。众欣其意。请就本郡慧福寺。讲胜鬘经。虽他经律。备亦讲说。晚年专讲法华。以为永业。尝着法华义疏五卷。或时讲至药草喻品。天辄降雨。前后五十余过。皆有其应。以故汴人遇其亢旱。必俟讲贯。乃有望焉。后撰佛地论及摄论等疏。疏之未成。迥曰。罄以凡情诠明圣教。愿回所诠得生安养。及其疏成。五色异光以照其室。寺僧惊叹。罔知所来。迥曰。此吾诠明圣教之验也。又曰。吾以三毒之苦。常生厌离。由厌离之心。起增进之念。得于此时乘光见佛足矣。于是系念西想。不食而终。
上篇:善导(唐京师)《净土往生传》 | 下篇:惟岸(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
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所载,毗耶离城有...
法数
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法衰法盛
形像
剑印
遣蝗
须菩提
近事男
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应思议
小空
法性生身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定业不可转,那信佛又有什么用呢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佛」字的三种涵义

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