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314~366)东晋学僧。陈留(河南开封)人,或谓河东林虑(河南彰德)人,俗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世称支道人...(界名)有大威力之鬼神所住之道途。道者五道六道之道也。...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念珠,为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四念珠,即谓四种具有不同功德之念珠。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指日本奈良东大寺金堂之毗卢遮那大佛像。又称东大寺大佛。起铸于天平十九年(747),至天平胜宝元年(749)始成。系...于夏安居时期书写经文之谓。夏安居为枢要修行之时,不可懈怠,精进修行。或为夏安居之异称。 p4075...【释经五相】 p1455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诸说法者,应以五相,随顺解释一切佛经。谓初应略说法要,次应宣说等起...刘宋时代比丘尼。生卒年不详。吴郡(江苏)人,俗姓路。年十余,患重疾,良药无效。时太玄台寺僧法济语其父,谓此疾...阿赖耶,梵语 ālaya 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之境生硬吞下。这只是凡夫的硬忍耐而已。苏东坡曾如是论及忍耐...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错过了住宿的旅店,不得已就在路旁一家花店借住一宿。花店里面...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这一愿是各得真金色身愿,大家想一想,这就是佛果地...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因此才会被各种商贩钻空子利用。所以一直...当知祸福无虚,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祸之与福本来我们自造自受,无可代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世界上的人...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行是最重...
道昂(唐相州)《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昂。魏之胡城人。托胎之始。其母不能啖荤血。人有茹荤血而至者。母亦恶之。九岁投灵裕法师为弟子。慧解天纵。殆非师授。尝于寒陵山寺。覃研经旨。积二十年。魏之僧徒义学有所不通。多就咨决。随叩随应。罔有遗音。每讲华严经十地论。其文将彻。乃自陈曰。愿生净土。由今日始。若夫造次语论。愿必在焉。唐真观七年春。昂见远近亲识。辄告之曰。吾之生也犹来。其死也犹归。吾之八月归去来矣。及期人皆造之。见其无病。众且疑焉。昂曰。吾时至矣。汝无疑也。因升高座。诫勖勤至。闻者悚然。昂于座上方诫勖。时遽然揖曰。彼何天众。杂沓而来。又曰。天道所生由来非愿。愿得净土相迎。即闻命矣。因之冥目。久之又曰。阿弥陀佛光已照我。诸化菩萨。又相来会。于是捧炉。叩首自陈庆遇。旋而炉坠。昂亦殒焉。
上篇:灌顶(唐天台)《净土往生传》 | 下篇:智琰(唐武丘)《净土往生传》 |
【相续法】 p0835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相续法云何?谓若法,以灭法为先,或已生,或正生。此复云何?谓过去...
支遁
大鬼道
真觉
四念珠
五眼
奈良大佛
夏书
释经五相
玄藻
阿赖耶识
宝香合成愿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香花与臭鱼

金色容颜转凡心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祸与福来自我们的自造自受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身上带这个咒,一切灾害毒害皆不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