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p0603 集异门论九卷七页云: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他利...(术语)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诸大众曰普门大众,观此普门大众于一心,谓之普眼三昧门。大日经疏六曰:若总观如是普门...1、智慧的别名。 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缚有三种,谓贪缚、瞋缚、癡缚。由贪缚故缚诸众生令处坏苦,由瞋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苦苦,由癡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行苦,...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亦名:治僧残罪、唤入众羯磨、拔除罪根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阿浮诃那者,翻为呼入众也。”(事钞记卷一四·二二...【能变识类别三种】 p0897 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卽第八...亦名:把散饭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食中有草虫,或有不净污,或有未受食舍弃之。”(含...(术语)梵语,邬波驮耶Upādhyāya,译曰亲教师。亲受教之师也。略曰亲教。旧所谓和尚也。寄归传三曰:邬波驮耶,...梵名 Jātakamālā。作者不详,或谓圣勇(梵 ārya-?ūra)所作。为集录三十五种本生故事并解释其法义之梵文佛典。...羯罗拏苏伐剌那,梵名 Karna-suvarna,巴利名 Kannasuvanna。译作金耳国。为东印度之古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此...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究竟有何利益。 方海权答: 戒杀、放生、持素是学习慈悲心的...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目标:将当生往生净土作为吾人斯世修行的唯一目标,不再去打其...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许多人都成了富贵。但他自己的儿孙们都不富裕,也没有一个当官...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把遴选演员的任务交给了年轻有为的著名导演沃尔特。其它演员...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的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它是等流性的,它从过去生...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
道宏《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苾刍道宏者。梵名佛陀提婆唐云觉天汴州雍丘人也。俗姓靳。其父早因商侣移步南游。远历三江遐登五岭。遂过韶部后届峡山。睹岩谷之清虚。翫川源之澄寂。逢善知识披缁释素。于时道宏其年尚小。任业风而萍转。随父师而游涉。入桂林以翘想。步幽泉而叠息。父名大感禅师。遂于寂禅师处学秘心关。颇经年载薄知要义。还之峡谷。道宏随父亦复出家。年满二十此焉进具。往来广府出入山门。虽可年望未高。而颇怀节概。既闻净至走赴庄严。询访所居云停制旨。一申礼事。即有契于行心。再想生津。实无论于性命。闻说滔天之浪。蔑若小池。观横海之鲸。意同鯂鳝。寻即重之清远言别山庭。与贞固师同归府下。于是乎毕志南海共赴金洲。拟写三藏德被千秋。识悟聪敏协性温柔。颇功草隶复玩庄周。体齐物之篇虚诞。知指马之说悠悠。不凭河而徒涉。能临惧而善筹。虽功未厕于移照。终有庆于英猷。英猷何陈求法轻身。不计乐而为乐。不将亲而作亲。欲希等生灵于己体。岂若媲刍狗而行仁。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随译随写传灯是望。重莹戒珠极所钦尚。求寂灭之圆成。弃迷津之重障。毕我大业由斯小匠。庆尔拔擢于有流。庶福资于无量。年二十二矣。
上篇:贞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龙树菩萨(高祖)《天台九祖传》 |
【大种造色相别】 p024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十一页云:问:大种,造色,相别云何?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因、是...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普眼三昧门
明
缚
愿力自然
阿浮诃那
能变识类别三种
手把散食戒开缘
亲教
本生鬘
羯罗拏苏伐剌那国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推荐】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行善才能得福报

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