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披起僧衣和剃发,指初出家做僧尼。...【第三静虑所治有四种】 p0970 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云何第三静虑所治、谓有四种?一、第二静虑贪,二、喜,三、踊...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祇物。...【空无愿无相有闻思修及世出世差别】 p0792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当知此中通闻...(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传说)龙树传记有一小乘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忿嫉。龙树为入闲室,自行蝉脱。西域记十记为引正太子自刭。...梵语 upapadya-vedanīya-karma,巴利语 upapajja-vedanīya-kamma。为三时业之一,四业之一。略称顺生受业、顺次业...(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计我为有实之寿命者。唯识述记一本曰: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故名命者。...【有为无为无二为相】 p0559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有为无为无二为相者:是非有为自性,非无为自性义。非业烦恼...禅宗公案名。据诸佛要集经卷下载,昔时离意女在释尊座前入于三昧,大智慧者文殊菩萨虽为过去七佛之师,却无法近佛而...(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我们修行净土法门的人还要警惕一点,世事无常,时不我待,...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学禅...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一个人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佛菩萨...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 佛告宝女...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
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得下。忏公师父讲到菩萨道的精神,他提到一个思想:一个人受了...
昙润《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昙润法师。洛阳人也。善咒术学玄理。探律典玩医明。善容仪极详审。振锡江表拯物为怀。渐次南行达于交址。住经载稔缁素钦风。泛舶南上期西印度。至诃陵北渤盆国遇疾而终。年三十矣。
上篇:智岸《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义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466~526)南朝梁代僧。巴西阆中(四川)人,俗姓陈。年二十三于成都出家,住罗天宫寺。南齐明帝建武元年(495)...
披剃
第三静虑所治有四种
僧祇物
空无愿无相有闻思修及世出世差别
不死甘露
龙树自杀
顺次生受业
命者
有为无为无二为相
女子出定
法忍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坛经》中的顿与渐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让女人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的办法
宣化上人《紧急关头要念观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