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526)南朝梁代僧。巴西阆中(四川)人,俗姓陈。年二十三于成都出家,住罗天宫寺。南齐明帝建武元年(495),参谒庄严寺僧旻,研习成实论。未几入开善寺智藏门下。学成后返成都故寺自建讲坛,接引徒众,名扬西陲。其后因事忤官,于梁武帝普通七年自刎,世寿六十一。[续高僧传卷六僧乔传、宝渊传] p67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来沙门果】 p0009 显扬三卷十八页云:二、一来沙门果。若随胜摄;三结永断,薄贪瞋痴。若全分摄;一切见道...东汉僧人。简称支谶。原月氏人。大乘佛教典籍在汉地翻译的创始者。东汉桓帝在位末年(167)来洛阳。通晓汉语,学问...梵语 vijāna-skandha,巴利语 viāna-khandha。指眼识等诸识之聚集。为五蕴之一。又作识阴、识受阴。俱舍论卷一(...证得广大方正之真理的佛。...(地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五十三善知识中弥勒菩萨之住国。六十华严经五十八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海涧。探玄...指闻顿教而顿悟佛道之机类。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一下):“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p5704...云何建立补特伽罗?略有七种,谓病行差别故,出离差别故,任持差别故,方便差别故,果差别故,界差别故,修行差别故...指行脚僧覆盖于头顶之斗笠。律典中分竹盖、叶盖二种。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入院条(大四八·一一二五中):“古人腰包顶...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即指阿弥陀佛之寿命、光明、神力、本愿、智慧、功德、慈悲、方便、依报、正报等,无一不是...(术语)四业之一。受果报而无决定之业也。...梵名 Snāna Yātra。为印度教纪念札格纳特(梵 Jagannātha)降生下界之节日。札格纳特,意为世界之主宰,即黑天之...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道场,圆满无上佛果。初成道时,佛陀思惟五浊恶世众生迷惑颠倒...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师委托,《净土》杂志编辑部一行人员,专程前往苏州灵岩山寺,拜会明学长老。长老德高望重...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业所感得的。那么它还有一些等流的这种余报,比如说你感得的这...
无论我们做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发心不论你织布,还是做衣服,随便你做哪一个工作,你心里想:我所织出的布匹呀,让人...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能给你精进吗?我让你一天跟...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此世界的人堪忍受种种的痛苦的意思,堪忍受什么痛苦呢?台风地...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不能让你的业太重。我们讲过,临终的感应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宝渊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 下篇:宝渚 |
指可令地狱之门开启,而使受苦众生得以解脱之印契。又作多罗菩萨破地狱印。依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载,结此印时,将两...
一来沙门果
支娄迦谶(Lokaksema)
识蕴
大方广佛
海涧国
顿机
建立补特伽罗
笠
真无量
不定受业
沐浴节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怎么下功夫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起心动念是善,那你所感的果一切吉祥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