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曰都坛。大日经具缘品所说。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现之四重曼荼罗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现,普门曼荼罗演说诸...南山三观之一,是小乘的观法,观察因缘生的一切法,其性本空。...律学篇聚名之一,即犯了重戒将堕未堕,如人犯重罪,将濒于危,仅留残命的情形。...(术语)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因而使...【虮】 p1421 隙尘七为虮。如逾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色之分齐中说。...(术语)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坚实心合掌。见大日经疏十三。...谓根性愚昧迟钝。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诽谤法华经者将获诸罪,其中,若生为人则诸根闇钝,盲聋背伛;有所言说,无人信...(术语)六念之一。念持僧之功德而不忘也。...【解行地】 p1235 成唯识论九卷五页云:此资粮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又云:此...指生死、死生,即流转轮回之无穷无极。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鼻根】 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话说的是非常直截了当,我们看...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相貌,他把生命分成三部份:第一个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
自从优陀延王造像以后,佛教造像一直延续到现在 ,可见造像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在优陀延王最初造像时,斧声响...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人说: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佛。仔细检查一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从事相上看从我们这个世界,往西方去,超...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莹剔透,相貌庄严中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连他坐的青狮子都是温...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当然是以阿弥陀佛为你的本尊;本...「怨憎会苦」是佛所说的人生八种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路窄。 例如 :有个你很讨厌的人,有他在的地方你就不想去,想...
慧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慧琰师者。交州人也。即行公之室洒。随师到僧诃罗国。遂停被国。莫辩存亡。
上篇:窥冲《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信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于密教,谓依大日如来所具足之五智各生身、口、意三身佛或菩萨。五智,指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普门曼荼罗
性空观
僧残
不共不定
虮
宁尾拏
闇钝
念僧
解行地
生生
鼻根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造佛像的功德利益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