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作魔罗道。指恶魔之行为,或恶魔之世界。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术语)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禅林用语。蒙憧,又作蒙瞳、懵憧,谓事理不分,是非曲直不别;三百担,谓背负极重。以比喻业识茫茫而极其痴钝闇昧。...梵语 ajapadaka-danda。略称镊。比丘十八物之一。拔取鼻毛或刺等用之。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上):“若佛子...(譬喻)譬涅槃也。祖庭事苑三曰:大般若云:善现白佛:云何菩萨为与世间作洲渚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佛言:譬如巨...子题:根本波逸提、从生根本三突吉罗、从生覆藏六品吉罗、根本覆吉罗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次为说罪名。名有三种...(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人名)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余。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即指成劫、住劫、坏劫、空劫等四劫。此系佛教对于世界生灭变化之基本观点。有关四劫之记载,详述于长阿含经卷二十一...古人盟誓之时,多设香火告神,我国佛徒沿用之;故谓彼此契合为香火因缘,谓犹如结盟于宿世而逾分相爱。北齐书陆法和...(一)梵名 Tisya。又作底砂、帝沙、提沙、补沙、底沙。即释尊于过去世三阿僧祇劫修行成满后,更修百劫相好业之时,所...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要分明,妄想不除而自除;只要清澈,昏...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 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说信佛不让供仙,为什么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注:...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涿州范阳县人。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无敌意。所以,第一个对象是我。我们现在以盘坐的方式修慈心...
玄游《海东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玄游。句高丽人。协性虚融。禀质温雅。意存二利。志重询求。乘杯溯流。考室幽壑。入唐礼事僧哲禅师。抠衣禀旨。哲思慕圣踪。泛舶西域。适化随缘。巡礼略周。归东印道。游常随附凤。因住于彼。慧矩夙明。禅枝早茂。穷涯盈量虚往实归。诚佛家之栋梁。实僧徒之领袖。既而舟壑潜移。悼陵谷之迁质。居诸易脱。恻人世之难常。薪尽火灭。复何可追。义净三藏嘉尔幼年慕法情坚。既虔诚于东夏。复请益于西天。重指神洲。为物淹留。传十法而弘法。竟千秋而不秋。虽捐躯异域。未返旧都。彼之功名落落如此。安得不挂名竹帛以示将来。遂着求法高僧传。予偶览大藏。阅至于斯。志深向慕。遂抽绎而书之。
上篇:玄恪《海东高僧传》 | 下篇:玄大梵《海东高僧传》 |
【非量】 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
魔道
妄境界
蒙憧三百担
镊子
洲渚
忏波逸提法舍罪说罪名三种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梨师达多富那罗
成住坏空
香火因缘
弗沙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戒除骄慢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