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乃“多念灭罪”之对称。谓由信心之一念,或由一声至诚之称名,即能消灭烦恼罪障。 p51...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术语)虚妄不实之业因也。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禅林用语。原意谓持棒叫唤狗,然此乃非比寻常之举,含有唤来加以一击之危险性;在禅林中,转指师家接化学人时,所行...指众生本具之佛性,清净无染,灵照而放光明。五灯会元卷三百丈章(卍续一三八·四四下):“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亦名:出家五众为世良田实由戒体 子题:受持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戒体是善法之聚圣道之基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小乘化地部开祖之名。传说于出生时,其母弃诸井中,幸为其父所救,故称不可弃。初为婆罗门,通解外道诸义,后皈依佛...(术语)谓由缘而生也。指一切之有为法而言。与缘起同。但缘起者为由其因而立之名,缘生者为由其果而立之名。新译之...【药果窣堵波】 p1448 西域记八卷七页云:故城东南,有屈(居勿反)咤阿滥摩(唐言鸡园)僧伽蓝。无忧王之所建也。...据楞严经卷八载,十种鬼即:(一)怪鬼,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二...【色外处】 p0567 集异门论十五卷一页云:云何色外处?答:若色,为眼或已见,或今见,或当见;或彼同分;是名...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 我们...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并不等于就是沉没,被骂、被冤枉时,你沉默下来,别人可能说:「你不回应,表示你就是那样...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经说,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在他家族中,在他的命运中,会得...
顿、渐、不定三种教法,是智者大师根据众生根机而提出的三大概念,秘密教则是统含三种教法的特殊方式。根据智者大师...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所以说...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永观师一时惊讶...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
阿离耶跋摩《海东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阿离耶跋摩。神智独悟。形貌异伦。始自新罗入于中国。寻师请益。无远不参。瞰憩冥壑。凌临诸天。非惟规范当时。亦欲陶津来世。志切游观。不殚游邈。遂求法于西竺。乃遐登于葱岭。搜奇讨胜。历见圣踪。夙愿已圆。资粮时绝。乃止那烂陀寺未几终焉。是时高□专业住菩提寺。玄恪。玄照。至大觉寺。此上四人并于贞观年中有此行也。共植胜因。聿丰释种。遥谢旧域。往见竺风。腾茂誉于东西。垂鸿休于罔极。非大心上辈。其何预此乎。按年谱似与玄奘三藏同发指西国。但不知第何年耳。
上篇:安含《海东高僧传》 | 下篇:慧业《海东高僧传》 |
全一卷。又作坚意经、坚心经、坚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
一念灭罪
苦法智忍
妄业
把棒唤狗
灵光
出家五众位尊所由
不可弃
缘生
药果窣堵波
十种鬼
色外处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圣严法师:气到忍不住时怎么办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