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虚妄不实之业因也。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命根者,谓于众同分先业所感,住时决定假立寿命。众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住时决定者,齐尔所时令众同分常得安...(术语)本门法华开显之意。谓伽耶成道之释迦如来,为开放垂迹,更显示久远实成之本地也。法华玄义七曰:发迹显本者...【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p0226 瑜伽六十二卷三页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云何三种补特...【烦恼杂染】 三杂染之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包括一...指梵天。一字心咒经(大一九·三一六下):“若欲降伏真婆罗门,取好名花及白芥子,一依前法,即得如意。” p4220...(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术语)地论说二道:一教道,依如来之教法而方便修行也。二证道,断妄惑而证悟真实之理也。...【等流】 等者等同之义;流者流类之义。等流,即同一流类之义,简单的说,果同于因称等流。《俱舍论》卷二十一载:...多求无厌足为贪;贪心固执而不离为着。指于诸欲染中贪爱执着。贪着系起于邪念,由贪着遂生种种烦恼。遗教经(大一二...(术语)玄妙之悟也。楞严经曰:于精明中,玄悟精理,得大随顺。孙绰文曰:见机而作,超然玄悟。三论大义钞一曰:玄...【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p1098 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谓随意乐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婆不是在口头上说的,而是在内心深处要把它厌离到彻骨彻髓的程...
我们常常说净土法门圆顿,在教理方面,我们要深信一念信心即得往生。在事相上还得要多多念佛,这样理事才能圆融。我...
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 祝你今春耕种好,风调雨顺庆丰收。 丰子恺的这幅《庆丰收》,画中的小牛憨态可掬...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有所差异。人生无法事事都很完美,但是若能懂得善解、包容、感...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一个人只...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法安忍。讲理行不通,就干脆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忍无可忍,便...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每个人烦恼又为何都不一样?可以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解决每天的...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言苦苦具者,苦谓三苦;苦具者,苦因。 心中对...
妄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二妄想 | 下篇:妄语 |
(譬喻)譬烦恼也。又斥法门之烦者。又谓言语,禅家之常语。出曜经三曰:其有众生,堕爱网者,必败正道。(中略)犹...
命根
发迹显本
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烦恼杂染
真婆罗门
五蕴皆空经
教道
等流
贪着
玄悟
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不生净土,何土可生

丰子恺的牛画

发明家的际遇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为什么要忍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