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南山律宗开祖道宣教示门人自修及教化之道。净心,袪除心垢,令其明净...(传说)迦叶尊者于鸡足山入定,奉持如来附属之金襕衣,以待弥勒之出世。...(譬喻)就法师弘通法华经,假喻示以三种之轨则,是曰弘经之三轨。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亦名:受欲是非篇 子题:欲、欲法有三、与欲、受欲、说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受欲是非篇第四。(一,叙意标章)...【无界教二种】 p1072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以要言之,如来略依二种处所,说无界教。一者、说有余依涅槃界教...大乘起信论云发三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为天台宗所立“莲华三喻”之一。天台宗对于法华经之判释,谓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开显,且为阐明法华经之旨意,遂...【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观无常行,相续转时,能为三种苦所依止。一者、行...(术语)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也。佛计大小之根机,而说大小之二教。对于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谓为小乘。对于大机...(人名)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多、悉陀、悉多頞他,正音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ārthaśiddha,译曰一切义成。释迦...身证补特伽罗者,谓诸有学已具证得八解脱定,即不还果说名身证,由身证得八解脱定,具足住故。八解脱者,谓有色观诸...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天衣义怀禅师所说。义怀禅师于宗门开悟后,常修净土...
学佛的人,就是学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这个心,成就的部分就是佛,污染的部分就是众生。现在污染的部分占得重,但是我...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方面来说呢,对子女有太强的贪着,太强的控制欲,最起码是有过...1、梨: 煮一煮,润燥效果更赞 梨能润肺止咳,所以在干燥的季节,很多女孩子都会给自己削个梨吃,不过这样做可能会...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1894~1950)是民国时期著名居士,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原译本的文句、义理互有详略,句子翻译的通畅程度有浅有深。这...
烦恼杂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烦恼杂染】三杂染之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包括一切的烦恼与随烦恼。分类言之,有见所断与修所断两大类;或分为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三大类;或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无明、慢、疑等十种。参阅‘三杂染’条。
上篇:烦恼障 | 下篇:解行 |
(术语)观念真理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一切发心,莫不缘理。往生要集上末曰:缘理愿者,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
净心诫观法
鸡足守衣
衣座室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第四
无界教二种
发三心
华落莲成
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大乘经
悉达多
身证补特伽罗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观照我们的念头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煮着吃更营养的5种水果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