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在灌顶及法会时,唱赞偈之僧众。其中,举赞之音头者称为赞头,余赞颂之僧众称为赞众。 p6975...(杂名)又曰达须。边国下贱之名。慧琳音义五曰:达拏,奴雅反。有经文有作絮,思预反。书写人误也。此即梵语也。亦...原指本来之姿容,于禅林中,指开山历代祖师之尊像。 p4218...(术语)已达于道之高僧。即证阿罗汉果之圣者也。...【学常委】 p138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又于彼受、触、及六处,一切实事,略摄为一,了知一切,由无常灭,名灭法已...(一)指为烦恼所困扰、束缚之人。劳,尘劳,为烦恼之异称。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下):“为与众魔...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十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分见随眠为五见,即有身见、边执见、...【无味】 p1042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无味者:彼于佛法,无出家味;无寂静味;无圣道味;无寂灭味;故名无味。...燃千灯以供佛之法会。旨在忏悔、灭罪,而以千灯供养佛陀或菩萨,以求得证三藐三菩提。中日佛教界皆有此风。 p743...(人名)清源行思禅师之别号。师住吉州青原山。原为清源,禅书多作青原。六祖慧能下出青原南岳二大法统。青原之法流...【胜解思择作意】 p1105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胜解思择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择诸法,或奢摩他、而为上首。...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 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
【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恶业,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假如平常思想习气里有坏的念头,必须自己能截...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但其义理高深,仅有大...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观像观想,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十戒...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是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去年年底,美国人道对待动物组织(PETA)举办了一次我为何吃素的作文比赛,消息公布之后,有超过1100位的素食者投稿,...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真表
【历代名僧辞典】
真表者。百济人也。家在金山世事戈猎。后入深山以刀截发。苦到忏悔举身扑地。志求戒法誓愿要期。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夜倍日功绕旋叩榼。心心无间念念翘勤。经于七宵诘旦。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感斯瑞应勇猛过前。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而推表坠于岩下。身无所伤。葡卜就登石坛上。加复魔相未休。百端千绪。至第三七日质明。有吉祥鸟鸣曰。菩萨来也。乃见白云若浸粉然。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透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绕石坛。香风花雨一时交集。须臾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复赐名曰真表。又于膝下出二物。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一题曰九者。一题曰八者。各二字。付度表云。若人求戒当先悔罪。罪福则持犯性也。更加一百八签。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如来戒人。或九十日。或四十日。或三七日。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佛前望空而掷其签。堕地以验其罪灭不灭之相。若百八签飞逗四畔。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即得上上品戒焉。若众签虽远。或一二来触九八签。拈观是何烦恼名。抑令人重复忏悔已。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去者名中品戒焉。若众签埋覆九八者。则罪不灭不得戒也。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大慈氏重告诲云。八者新熏也。九者本有也。嘱累已大仗既回山川云霁。于是持天衣执天钵。犹如五夏比丘。徇道下山草木为其低垂覆路。殊无溪谷高下之别。飞禽鸷兽驯伏步前。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时。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脱衣覆路者。毡罽氍毹承足者。花絪美褥填坑者。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有女子提半端白[叠*毛]覆于途中。表似惊忙之色。回避别行。女子怪其不平等。表曰。吾非无慈不均也。适观[叠*毛]间皆是狶子。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原其女子本屠家。贩买得此布也。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表语之曰。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跽于前。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四望信士不劝自来。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
上篇:义福〔《神僧传》卷第七〕 | 下篇:明达 |
袈裟类之法衣,为僧尼之上服。又作褊衫、编衫、遍衫、偏袖。即缝合僧祇支与覆肩衣,另加襟而成为一种具有两袖、前后...
赞众
达絮
真容
已达大德
学常委
劳侣
十随眠
无味
千灯会
青原
胜解思择作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

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

各宗要略——华严宗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五戒与十善

好言一句贵千金
美国五位素食者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