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涅槃及灭】 p0931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于灭界中,及于有余依无余依涅槃界中,如其所应,皆永灭故;皆寂静故...指比丘坐卧时所用之台座。又作床。可分为二种,即:(一)坐床(梵 pītha,巴同),意译为绳床。又作坐禅床。即以绳...【七断灭论】 p006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十一页云:七断灭论者:一、作是念:此我、有色,麁四大种所造为性。死...(譬喻)譬人命之无常也。涅槃经三十八曰: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减损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七十五法】 此为小乘俱舍宗对一切法的分类。俱舍宗认为: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归之为五大类,即:第一类,色法...佛教寺院于举行法会时,首先须请佛、菩萨、诸神等降临道场,称为奉请。据善导之净土法事赞卷上“召请”项载,行法之...无想的众生所居住的天,在色界之第四禅天。...【见倒】 p0637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此想颠倒,一分出家者,能发见倒。又云: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杂名)禅堂僧众坐禅时警醒情气睡魔之策鞭也。长四尺二寸,上幅少广,有二寸弱。不问睡与不睡,可打即打,受者合掌...【四因起念忘失】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念忘失。颂曰:昧故,羸劣故,及起放逸故,相续断绝故...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在很久以前,我还没有吃素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要劝我吃素。我一脸不屑地就训了他一顿,我跟他说:心好就好了,何必...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而已。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生再怎么努力赚钱,也...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夫愚妇,颛蒙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唐朝时,西域天竺国有位戒贤法师,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国。某一年身患恶病,痛苦极为惨烈,无法忍受,正想自杀以求...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
法融〔《神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融。姓韦。润州延陵人。年十九入茅山依炅法师剃除服勤请道。贞观十七年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别立茅茨禅室。日夕思择无缺寸阴。山有石室深可十步。融于中坐。忽有神蛇长丈余。目如星火举头扬威。于室口经宿。见融不动遂去。因居百日。山素多虎。樵苏绝人。自融入后往还无阻。又感群鹿依室听伏曾无惧容。有二大鹿直入。通僧听法三年而去。所住食厨基临大壑。至于激水不可瓖阶。乃顾步徘徊指东岭曰。昔远公拄锡朽瓖惊泉。若此可居。会当清泉自溢。经宿东岭忽涌飞泉。清白甘美冬温夏冷。即激引登峰趣釜经廊。又二十一年十一月。岩下讲法华经。于时素雪满阶法流不绝。于凝冰内获花二茎。状如芙蓉璨同金色。经于七日忽然失之。永徽三年邑宰请出建初讲扬大品。僧众千人至灭诤品。融乃纵其天辩商榷理义。地忽大动听侣惊波。钟磬香床并皆摇荡。寺外道俗安然不觉。显庆元年司功萧元善再三邀请。出在建初。融谓诸僧曰。从今一去再践无期。离合之道此常规耳。辞而不免。遂出山门。禽兽哀号逾月不止。山涧泉池击石涌砂一时填满。房前大桐四株五月繁茂。一朝雕尽。至二年闰正月二十三日终于建初。春秋六十四矣。
上篇:慧悟〔《神僧传》卷第六〕 | 下篇:智勤〔《神僧传》卷第六〕 |
(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
涅槃及灭
床
七断灭论
朝露
瞋恚
七十五法
奉请
无想天
见倒
警策
四因起念忘失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在理性和欲望的斗争中走向吃素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重报轻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