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寂光为常寂,光土,海会为一会之大众。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诸众来集,如万川之朝宗大海,故称曰海...【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p1133 辩中边论中卷十六页云: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何应知?颂曰:菩萨所修习...(一)隋末群雄纷起,太宗起而统一,建立唐帝国。为追悼伤亡之兵将,乃择昔时激战之地十处建佛寺。即:(一)昭仁寺,建...(仪式)早朝之参禅也。于粥罢为之。禅门清规曰:阖院大众,朝参夕聚。...前言六识,兹明须转。即谓净六根不着六尘,自能转其六识。所谓转其六识者,即转诸染识成净智也。盖识体即智,为染所...(杂语)贤慧经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楼陀,末迦(晋言苦习灭道)。(宋元明三本俱习字作集梵音出本项)。毗沙...梵语 sākāra。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据大乘起信论、大日经卷七等所举,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又名无想果,即外道修无想定者,命终生无想天,受五百大劫心心所灭,而身亦如枯木死灰,他们误以为乃真涅槃境界,岂...【欲界独觉】 p0985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欲界独觉。谓住独觉法性;于前生中,或未见谛,或已见谛;今生欲界,不...【初静虑近分】 p0682 显扬二卷四页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经中说: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中界】 p0359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若有中苦及中烦恼;是名中界。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何中界?谓...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出家)功德胜。 最胜之儿出家真...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师父:成不了。 徒儿:为什么? 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这个忍分为两种:一种是众生忍...
岑阇黎〔《神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襄州禅居寺岑阇黎者。未详何许人。住寺禅念为业。有先见之明。而寺居山薮资给素少。粒食不继。岑每日将坩(口甘切)入郭乞酒而饮。又乞满坩可三斗许。将还在道行饮。达寺坩亦空竭。明日复尔。在寺解斋。将笃坩就厨请粥三升。乃挂枝头。入众以杖打僧头。从上至下人别一击。日日如是。人以其卓越异常。或疑打已灾散不辞受之。岑将粥入房。旧养黧犬一头。并一寺内鼠乃有数千。每旦来集。犬鼠同食庭中堛满。道俗共观。一时失一鼠。岑悲惋无聊。必是犬杀。便告责犬。犬便衔来。岑见懊恼以杖捶犬。将鼠埋已悲哀恸哭。寺僧被鼠啮衣及箱以告于岑。岑总召诸鼠各令相保。一鼠无保。岑曰。汝何啮人衣杖捶之。鼠不敢动。岑为寺贫便于讲堂东白马泉下泺(音洛)中延记。某处为厨库。某处为仓廪。人并笑之。经宿水缩地出如语。便作遂令丰渥。又遥记云。却后六十年当有愚人于寺南立重阁者。然寺基业不亏斗讼不可住耳。永徽中恰有人立重阁。由此相讼如其语焉。
上篇:通达〔《神僧传》卷第六〕 | 下篇:慧悟〔《神僧传》卷第六〕 |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
寂光海会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十大寺
朝参
转识成智
四谛梵语
有相
无想报
欲界独觉
初静虑近分
中界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不要轻慢愚人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如何才能成佛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