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菩萨化导众生证入正道之四种法门。据大宝积经卷十三载,即:(一)入禅思门,谓菩萨将说法时,先入禅定观察众生之根...又作长生钱、无尽财。于寺院内,檀越为亲友亡灵,请僧读经供养之资。又纳钱财于佛寺,佛寺以之为常住而保存之,或为...【显识论】 陈代真谛译,一卷,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谓识有二种,一曰显识,一曰分别识。并阐述一切三界唯识之论...(术语)佛之所证,他人无有类似之证也。同于无上觉。...(杂语)中有之身,彷徨而求生缘,譬如旅客也。往生十因曰:形无常住,只有守尸之鬼。神无常家,独跰中有之旅。悲哉...济缘记·释忏法篇:“氍毹,兽毛所织。”(业疏记卷二二·三二·九)...为天台宗所立之词,指释迦丈六之劣应身。境,所观之境;本,根本;定,必定;身,指丈六三十二相之应身。谓藏、通、...卧,梵语 ?aya,巴利语 sayana,音译势耶。为四威仪之一。略称卧。卧法,即比丘休息眠卧之法。须右胁而卧,两脚相累...【七非妙法】 p0060 集异门论十七卷一页云:七非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不信,二、无惭,三、无愧,四、懈...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具四缘:一、是钱宝,二、知是,三、为己,四、受取。便犯。”(事钞记卷二一·一五·一三)...(术语)对修恶之称。依关系而起之恶谓之修恶,本来真如理性所具之恶,谓之性恶。性具善,亦具恶,此性恶之义,天台...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后来才明白学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忏悔...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发心修...略说发心学禅行者,应须注意五法:一、闻。二、厌。三、愿。四、觉。五、勤。 一、闻者:愿乐闻法,以自照心,引生...
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界上有鬼吗?我怎么看不到啊?如果你能看到鬼,你就是神人了。空气也看不见啊,我们...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艺界的明星带,觉得这是一种时尚,所以自己就跟风。当然...
初静虑近分
【法相辞典】
【初静虑近分】 p0682 显扬二卷四页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经中说: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是谓初静虑近分。
上篇:初夜 | 下篇:初静虑根本 |
指释迦佛入灭,弥勒佛尚未出世期间。此时无佛住世,世人不能直接听佛说法。 p195...
四事法门
祠堂银
显识论
毕竟觉
中有之旅
氍毹
境本定身
卧法
七非妙法
畜钱宝戒犯缘
性恶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学禅行者须注意的五法

鬼是怎么生活的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