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馝柯摩罗阿佚多】 此云正勤。斯有四法,法界次第云: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精勤。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相违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障碍某一法的生、住、成、得等状态,均为该法的相违因。参阅‘十...又作取名。即于禅林中,为新受戒或皈依者初取法名之意。然安名未必限于受戒或皈依之时,禅宗语录即记载不少师家透过...亦名: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 子题:若有他问者、如二比丘相问答 含注戒本·戒经序:“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佛言如...(术语)五蕴中受想行识之四者,为心法之差别,而非色法,故云非色之四蕴。仁王经上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杂名)Vihārasvāmin,译曰寺主。造寺之人也。求法高僧传上曰:造寺之人名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发起】 p1160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爱之缠及随眠、成其中品、及软品故;说名发起。...(术语)大日经疏十、有曰:除一切恶趣特懵。...为密教所立十六玄门之一。与“多字释一”相对称。密教于解释经文与字相时,以梵字一字之义趣,来解释一切之义,称为...(杂语)人间与鬼类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之恶,著于人鬼。...菩萨名,天竺人,是佛灭后六百年间出世的大乘论师,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等尊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士怎样做才是净念相继呢?比如早上、中午、晚上都能念两三个...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将己德移于彼, 唯为说法令解脱。 佛陀出世是帮助...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萨,像这种情形的时候,你的心态不是要炫耀,...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真的是因为人有情绪,所以才被称为有情吗? 答:众生皆有...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来越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您一直强调信愿的重要性,说信心不足愿...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路边站着一位老太太,她遇到的麻烦是车胎瘪了...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三年矣,莲友逝者计有一千六百多位,其中有往生、有不往生者,...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
智晞〔《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晞。俗姓陈氏。颍川人。年二十始获从愿。一得奉值即定师资。律仪具足禀受禅诀。加修寂定。常居佛陇修禅道场。乐三昧者咸共归仰。宴坐之暇。时复指撝创造伽蓝殿堂房舍悉皆严整。唯经台未构。始欲僦工。有香炉峰。山岩峻崄林木秀异。然彼神祇巨有灵验。自古已来无敢视其峰崖。况有登践而采伐者。时众议曰。今既营经台供养法宝。唯尚精华岂可率尔而已。其香炉峰柽柏木中精胜可共取之以充供养。论详既讫。往谘于晞。具陈上事。良久答云。山神护惜不可造次。无敢重言各还所在。尔夜梦人送疏云。香炉峰柽柏树尽皆舍给经台。时有僧法云。欲往香炉峰头陀。晞谏曰。彼山神刚强。卿道力微弱。向彼必不得安。慎勿往也。云不纳旨。遂往到山。不盈二宿。神即现形驱云令还。自陈其事。方忆前旨。深生敬仰。有弟子道亘在房诵经。自往唤云。今晚当有僧。来言竟仍向门下。即见一僧纯着纳衣执锡持钵。形神爽俊有异常人。从外而来。相去二十余步。纔入路东隐而不现。俄顷之间即闻东山有钟鼓声大音震谷。便云。噫唤吾也。未终数日语弟子云。吾命无几。可作香汤洗浴。适竟山中鸟兽异色殊形。常所不见者并皆来集房侧。履地腾空悲鸣唤呼。经日方散。以贞观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午时。结跏安坐端直俨然。气息绵微如入禅定。因而不返。时虚空中有弦管声。合众皆闻。良久乃息。经停数日方入石龛颜色敷悦手足柔软不异生平。春秋七十有二。
上篇:智满〔《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惠主〔《神僧传》卷第五〕 |
于诸经论中,常采用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或解释各种义理,称为“四句分别”;而于各...
馝柯摩罗阿佚多
相违因
安名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非色四蕴
毗诃罗莎弭
发起
特懵
一字释多
人鬼
马鸣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