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楞严经卷四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正报中现依报。因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生受。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受。是名触缘受。...(术语)具名在缠真如。即真如法性之理隐在烦恼缠缚之中也。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三所谓:在缠名正性。起信论义记中末所...禅林用语。指仅见表面,不能彻见真实理体之愚者。碧岩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一七上):“僧问大光:‘长庆道,因...凡三卷。北宋天禧三年(1019),道诚辑。系为令一般僧尼了解佛教知识而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为有关佛教基本概...亦名:和合众、僧者通目七位 子题:一二三人亦得名僧、不入僧数、四种僧、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和有...即女子所行之礼拜样式。其式有多种异说,古来女子多为立拜屈膝;或以两手置于胸前,略作鞠躬;或两膝同时跪地,而头...(杂语)一弹指之顷。观无量寿经曰:如弹指顷,即生彼国。...【摩耶夫人哭佛处】 p1336 西域记六卷十九页云:停棺侧有窣堵波,是摩诃摩耶夫人哭佛之处。如来寂灭,棺敛已毕。时...(地名)祇陀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指八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十种闻声力用。即:(一)闻赞叹声,断除贪爱。(二)闻毁訾声,断除瞋恚。(三)闻声闻、缘觉声,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有这个勇气、有这个能力,在五浊恶世完成...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带孩子到哪儿去玩呢?结果,他们既没去那曲径通幽、山回水转的...
为了纪念本师的诞生,在四月初八这一天,佛教寺院会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供奉太子佛像,用种种香花散布于佛像上,并...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样,理完发的感觉也十分美好,因为多余的东西去除了。 儿童...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以前想要建设一个观音殿,那时太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很行。而...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不立和不用是...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参访,就向师父请假。师父问他:「我们的道场四面环山,你要往...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法师答: 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
宝志〔《神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宝志。本姓朱氏。金城人。初朱氏妇闻儿啼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钟山僧俭出家修习禅业。往来皖山剑水之下。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爪。止江东道林寺。至宋大始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齐建元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江东士庶皆共事之。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既旦人见其入市。还检狱中志犹在焉。志语狱吏。门外有两舆食来金钵盛饭。汝可取之。既而齐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送食饷志。果如其言。建康令吕文显以事闻。武帝即迎入宫居之后堂。一时屏除内宴。志亦随众出。既而景阳山上犹有一志与七僧俱。帝怒遣推检其所合。吏启云。志久出在省。方以墨涂其身。时僧正法献欲以一衣遗志。遣使于龙光罽宾二寺求之。并云昨宿且去。又至其常所造厉侯伯家寻之。伯云。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觉。使还以告献。方知其身分三处宿焉。志常盛冬袒行。沙门宝亮欲以衲衣遗之。未及发言。忽来引衲而去。后假齐武帝神力。使见高帝于地下常受锥刀之苦。帝自是永废锥刀。武帝又常于华林园召志。志忽着三重布帽以见。俄而武帝崩。文惠太子及豫章王相继而薨。永明中常住东宫后堂。一日平明从门出入。忽云。门上血污衣褰衣走过。及郁林见害车载出。此帝颈血流于门限。齐卫尉胡谐疾病请志。志注疏云明屈。明日竟不往。是日谐亡。载尸还宅。志曰。明日尸出也。齐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达镇江州辞志。志画纸作树。树上有乌。语云。急时可登此。后显达逆节。留齐之镇州。及败齐之叛入庐山。追骑将及。齐之见林中有一树。树上有乌如志所画。悟而登之。乌竟不飞。追者见乌谓无人而返。卒以见免。齐屯骑桑偃将欲谋反。往诣志。志遥见而走。大呼云。围台城欲反逆斫头破腹。后又旬事发。偃叛走朱方。为人所得。果斫头破腹。梁鄱阳忠烈王尝屈志至第。忽令觅荆子甚急。既得安之门上莫测所以。少时王出为荆州刺史。其预鉴之明此类非一。志多去来兴皇净名两寺。及梁武即位下诏曰。志公迹均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何其鄙陋一至于此。自今行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志自是多出入禁中。尝于台城对梁武帝吃鲙。昭明诸王子皆侍侧。食讫武帝曰。朕不知味二十余年矣。师何为尔。志公乃吐出小鱼依依鳞尾。武帝深异之。如今秣陵尚有鲙残鱼也。天监五年冬旱。雩祭备至而未降雨。志忽上启云。志病不差就官乞活。若不启白官应得鞭杖。愿于华光殿讲胜鬘经晴雨。梁武即使沙门法云讲胜鬘。竟夜便大雨。志又云。须一盆水加刀其上。俄而雨大降。高下皆足。舒州灊山最寄绝。而山麓尤胜。志公与白鹤道人皆欲之天监六年二人俱白武帝。帝以二人皆具灵通。俾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云。某以鹤止处为记。志云。某以卓锡处为记。已而鹤先飞去。至麓将止。忽闻空中锡飞声。志公之锡遂卓于山麓。而鹤惊止他所。道人不怿。然以前言不可食。遂各以所识筑室焉。有陈征虏者。举家事志甚笃。志尝为其见真形。光相如菩萨像焉。志知名显奇四十余载。士女供事者不可胜数。然好用小便濯发。俗僧暗有讥笑者。志亦知众僧多不断酒肉讥之者。饮酒食猪肚。志勃然谓曰。汝笑我以溺洗头。汝何为食盛粪袋。讥者惧而惭服。晋安王萧纲初生日。梁武遣使问志。志合掌云。皇子诞育幸甚。然冤家亦生。于后推寻历数与侯景同年月日而生也。会稽临海寺有大德。常闻杨州都下有志公语言颠狂放纵自在。僧云。必是狐狸之魅也。愿向都下觅猎犬以逐之。于是轻船入海。趋浦口欲西上。忽大风所飘。意谓东南六七日。始到一岛中望见金装浮图千云秀出。遂寻径而往至一寺。院宇精丽花卉芳菲。有五六僧皆可年三十。美容色并着真绯袈裟。倚杖于门树下言语。僧云。欲向都下为风飘荡。不知上人此处知何州国。今四望环海。恐本乡不可复见。答曰。必欲向扬州实时便到。今附书到钟山寺西行南头第二房觅黄头付之。僧因闭目坐船。风声定开眼。如言奄至西岸。入浦数十里至都。径往钟山寺访问。都无字黄头者。僧具说委曲报云。西行南头第二房。乃风病道人。志公虽言配在此寺。常在都下聚乐处。百日不一度来。房空无人也。问答之间不觉志公。已在寺厨上乘醉索食。人以斋过日晚未与。间便奋身恶骂寺僧。试遣沙弥绕厨侧漫呼黄头。志公忽曰。阿谁唤我。即逐沙弥来到僧处。谓曰。汝许将猎狗捉我。何为空来。僧知是非常人。顶礼忏悔。授书与之。志公看书云。方丈道人唤我。不久当亦自还。志公遂屈指云。某月日去。便不复共。此僧语众。但记某月日。至天监十三年冬。于台后堂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尸骸香软形貌熙悦。临亡然一烛以付后合舍人吴庆。庆即启闻。梁武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属我乎。因厚加殡送。葬于钟山独龙之阜。仍于墓所立开善寺敕陆倕制铭于冢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传其遗像处处存焉。
上篇:法愿 | 下篇:香阇梨〔《神僧传》卷第四〕 |
梵名 Prajāruci。意译作智希。又称般若留支、瞿昙般若流(留)支、瞿昙流(留)支。南印度波罗[木*奈]城人,姓瞿昙...
一毛
触缘受
在缠
弄光影汉
释氏要览
僧
女人拜
弹指顷
摩耶夫人哭佛处
祇树园
十耳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灌浴如来净自心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