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虽不为僧而能摆脱一切也。庐山莲社杂录曰:谢灵运欲投名入社,远公不许。灵运谓生法师曰:白莲道人将无谓...(杂语)经中有三意:一为许诺,行事钞下三之三曰:增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俨头,或弹指。一为欢喜,法华经神...日本七高山之一。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北衔比良山,南接滋贺山,属近江国滋贺郡,跨山城、近江二国。又作日枝...(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伽梵达摩】 智升续译经图纪云:唐云尊法。西印度人,译大悲经。...梵语 krodha。心所之名。在俱舍宗为小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小随烦恼之一。为欲界系之烦恼,乃修...(杂名)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为仙,佛子为仙中之极尊,故称为大仙。涅槃经称佛为大仙,仁王经,称缘觉为大...转轮圣王七宝之一。据载,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中,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唐武则天曾仿此而置...(术语)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语,三量之一。...日本佛教用语。一般将同一法系之寺院分为本山、直末、末派,以规定其隶属关系。直末寺即直接隶属于本山之末寺,介于...(一)佛土之敬称。刹,梵语为 ksetra,意为土田,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皆谓佛土有七宝庄严,故称宝刹。亦有称...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参访知识。幻人以幻业迁讹至岭海,禅人因得来参。顷辞往普陀...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们不好的一面,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人怎样去对待,...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这样问我,他说:若是念经、拜佛、进佛寺都要供香供花,佛也受...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行学佛必须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没...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是...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都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
法愿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愿。本姓钟氏。名武厉。先颖川长社人。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家本事神身习鼓舞。世间杂伎及蓍爻占相备尽其妙。尝以镜照面云。我不久当见天子。于是出都住沉桥。以佣相自业。宗壳沉庆之微时请愿相。愿曰。宗君应为三州刺史。沉公当位极三公。如是历相众人。记其近事所验非一。遂有闻于宋太祖太祖见之。取东治囚及一奴美颜色者。饰以衣冠令愿相之。愿指囚曰。君多危难下阶便应钳锁。谓奴曰。君是下贱人。乃暂得免耶。帝异之。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后少时启求出家。三启方遂。为上定林远公弟子。及孝武龙飞。宗壳出镇广州。携愿同往。奉为五戒之师。会谯王构逆。壳以谘愿。愿曰。随君来误杀人。今太白犯南斗。法应杀大臣。宜速改计必得大勋。果如愿言。壳迁豫州刺史。复携同行。及竟陵王诞举事。陈谏亦然。齐高帝亲事幼主。恒有不测之忧。每以谘愿。愿曰。后七月当定。果如其言。及高帝即位。事以师礼。武帝嗣兴亦尽师敬。永元一年卒。春秋八十二。
上篇:邵硕〔《神僧传》卷第四〕 | 下篇:宝志〔《神僧传》卷第四〕 |
【四因烦恼已断】 p0458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复有四因,烦恼已断。一、依无余灭故。二、依无余转故。三、对治无余修...
在家出家
弹指
比睿山
祇树
伽梵达摩
忿
大仙
马宝
圣教量
直末寺
宝刹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危险来源于自身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知苦才能离苦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悲」的三种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