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指以观世音菩萨为崇奉对象之宗教信仰。据法华经普门品之记述,当众生遭遇困难之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术语)对见行之语。爱欲之情多者曰爱行,推理多者曰见行。行即心行。心之活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唐中宗时,复礼法师请问诸方学者真如与无明之关系,所作五言十句之偈颂。即(卍续一四八·二九七上):“真法性本净...【谛依处】 p1376 瑜伽九十七卷四页云:云何谛依处?谓已获得八支圣道,断诸烦恼;由此依处,当来众苦,毕竟不生。...禅林用语。如厕大便谓屙屎,小便谓送尿。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四七·四九八上):“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招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其后若生人中,以余业未尽,于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称为十恶果...【欲轭】 p0982 集异门论八卷三页云:云何欲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欲集没味患出离,不...指胜妙无过之功德。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八种佛功德之一。彼净土之上首以阿弥陀佛为最尊,其胜妙拔群,无有超过...(术语)又曰诸尊曼荼罗。一门之尊为中胎,以自部眷属为第二重第三重之法也。演奥钞十曰:诸尊别坛曼陀罗者,一门尊...【等流善】 p1119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等流善?谓已得寂静者,由此增上力故,发起胜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梵语 pratyaksa-pramāna。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维摩诘所说经...
刚出完差回来,好累,身体也累,心也累 为什么我会这么累?一是为了将来从老板娘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是将来而不...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式做,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一句佛号念到底,而中间夹杂其他。如...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求生净土,乃悟无生。...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道场,千万别化缘,一化缘就把人化跑了。别让民众一看到出家人...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孝》。可是我听说里面有个郭巨为了孝养母亲,却要活埋自己的亲...
昙摩密多〔《神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之要皆极其微奥。为人沈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密多果至。王自出郊迎。乃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密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炖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林极为严净。顷之后适凉州。仍于公府旧寺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右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停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余日遂感一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着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袁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谘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音茂)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趋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静雅爱山水。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木刊石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着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
上篇:道生〔《神僧传》卷第三〕 | 下篇:求那跋陀罗〔《神僧传》卷第三〕 |
(?~1979)生年、籍贯、事迹等均不详。编著有佛学讲义、入佛指南等书,并有印度宗教史等译作,均为重要之佛学入门...
观世音信仰
爱行
真妄颂
谛依处
屙屎送尿
十恶果报
欲轭
上首功德
别坛曼陀罗
等流善
现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不愿面对的真相--一位白领居士的思考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如何放下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