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昙霍。不知何许人也。秃发[仁-二+辱]檀。时从河南来。持一锡杖令人跪曰。此是般若眼。奉之可以得道。时人咸异之。或遗以衣服。受而投之于河。后日以还其本主。衣无所污。行步如风云。言人生死贵贱无毫发之差。人或藏其锡杖。昙霍大哭数声。闭目须臾起而取之。咸奇其神异莫能测也。因之事佛者甚众。利鹿孤有弟[仁-二+辱]檀。假署车骑权倾伪国。猜忌多所贼害。霍谓[仁-二+辱]檀曰。当修善奉佛为后世桥梁。[仁-二+辱]檀曰。先世未曾奉佛。今若奉佛恐违先世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颜色如常。是为佛道神明。仆当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无饥渴之色。[仁-二+辱]檀遣沙门智行密持饼遗霍。霍不肯食。[仁-二+辱]檀深奇之每。谓[仁-二+辱]檀曰。若能安坐无为则天下可定。祚胤克昌如其穷兵好杀祸将及己。[仁-二+辱]檀不能从[仁-二+辱]檀女病甚。请救疗昙霍曰。人之生死自有定期。圣人亦不能转祸为福。昙霍焉能延命耶。正可知早晚耳。[仁-二+辱]檀固请之。时后宫门闭。昙霍曰。急开后门。及开门则生。不及则死。[仁-二+辱]檀命开之。不及而死。后兵乱不知所在。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宿住智证通】 p1022 集异名论十五卷五页云:云何宿住智证通?答:能引忆念过去无量诸宿住事,谓或一生,乃至广说...梵语 dvāda?āvga。(一)十二支缘起之略称。即十二因缘。(参阅“十二因缘”337) (二)印度耆那教经典。西元前三世...(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世界之世,向近暂析之,如云刹那。刹那梵语,译作极少之时也。...(名数)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经典,都称之为文字般若。...【流转差别有多种】 p0914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页云:又此流转、差别多种。或有种子流转。谓有种子、不现前、诸法...【邪语邪业邪命】 p0673 俱舍论十七卷九页云:又契经说:八邪支中,分色业为三。谓邪语业命。离邪语业,邪命是...【四无所畏】 p0445 瑜伽五十卷十页云:如来所有四无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谓诸如来,于其四处,在大众中,而...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时也唯有放下,始能提得起。如果既提不起又...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契机殊胜。上至文殊普贤,中有祖师大德,下有愚夫愚妇,不...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无烦恼了,而我们却仍被烦恼所遮盖。念头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就...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哪怕他在忙,我都会尽量去协调,而他也很配合,不过,日理万...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此世界的人堪忍受种种的痛苦的意思,堪忍受什么痛苦呢?台风地...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法师...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著了。有执著了...
法安〔《神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安。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远公弟子也。善持戒行讲说众经兼习禅业。善能开化愚蒙拔邪归正。晋义熙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左右居民以百数。遭虎死者夕有一二。安尝游其县暮投此村。民以畏虎早闭门闾。安径之树下通夜坐禅。向晓闻虎负人而至投之树北。见安如喜如惊。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虎踞地不动。有顷而去。平旦村中人追虎至树下。见安大惊。谓是神人。遂传之一县。士庶宗奉。虎灾由此而息。因改神庙留安立寺。左右田园皆舍为众业。后欲作画像须铜青困不能得。夜梦见一人近其床前云。此下有铜钟觉即掘之果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后以一钟助远公铸佛。余一武昌太守熊无患借视遂留之。安后不知所终昙霍
上篇:鸠摩罗什〔《神僧传》卷第二〕 | 下篇:昙邕〔《神僧传》卷第二〕 |
(术语)入于涅槃,断生死之苦果也。玄义三上曰:若不然火,是则无烟,是名子缚。无子则无果,灭智灰身,离二十五有...
庄严
宿住智证通
十二支
跋陀罗耶尼部
刹那
四烦恼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文字般若
流转差别有多种
邪语邪业邪命
四无所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愿消三障诸烦恼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能忍自安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