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苦因缘】 p0841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此内身苦依,及摄受苦依,用摄受爱以为其因。由似集爱,此依生起;名...(术语)言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楞严经八曰: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长水义疏曰: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指断尽贪、瞋、痴等烦恼之禅定。为阿罗汉修行之一。修行道地经卷六(大一五·二二一中):“吾何方便除淫怒痴,令灭...系菩萨所修之十种法。又作十种念处。即:(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悉皆远离。(二)受念处,...【大慈】 p0238 佛地经论五卷十页云:如来地中平等性智相应大慈众相成满,恒常现行。如来既有无缘大慈;余二不说,...(杂语)同于名闻。止观七曰:名誉罗罥,利养毛绳。...【波斯匿】 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悦。西域记云:正名钵逻斯那恃多,唐言胜军。仁王经云: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名数)一、瑜祇经,谓金刚界遍照如来是自性身。二、分别圣位经谓有二种之受用身,卢遮那是二受用身也。三、摄真实...(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释迦,故云释尊。...凡是宗教,其仪式之原始型态大多含有戏剧之成分,最初系以献神为目的,后则逐渐演变为布教之用途。然佛教略异于此种...指佛所入之三昧。佛入三昧,如上高峰,观十方而无高低;住此三昧,观十法界众生一相一味。 p4358...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 不定性者,那就是一般的凡夫,除了正性...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虽财富无量,却不好布施,悭贪不舍。每到用餐时间,必...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果地上建立的,所以通体是大不可思议。也就使得这个法门在被众...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所升华出的伟大的菩萨精神。 首先,我们从苦谛的角度观察三...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大德以画喻参禅开悟的过程和境界。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如果您的礼敬换来了无礼,不要紧; 如果您帮助他人却不被接受...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
邪语邪业邪命
【法相辞典】
【邪语邪业邪命】 p0673 俱舍论十七卷九页云:又契经说:八邪支中,分色业为三。谓邪语业命。离邪语业,邪命是何?虽离彼无而别说者。颂曰:贪生身语业,邪命难除故。执命资贪生,违经故非理。论曰:瞋痴所生语身二业,如次名为邪语邪业,从贪所生身语二业,以难除故,别立邪命。谓贪能夺诸有情心;彼所起业,难可禁护。为于正命,令殷重修;故佛离前,别说为一。如有颂曰:俗邪见难除。由恒执异见。道邪命难护。由资具属他。有余师执缘命资具贪欲所生身语二业,方名邪命;非余贪生。所以者何?为自戏乐作歌舞等,非资命故。此违经故,理定不然。戒蕴经中,观象斗等,世尊亦立在邪命中。邪受外境,虚延命故。正语业命,翻此应知。
上篇:邪见根本业道 | 下篇:邪行有二因缘 |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苦因缘
一真无为
尽漏禅
十念处
大慈
名誉
波斯匿
大日如来四种身
释尊
戏曲
高峰观三昧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跳脱轮回识因果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禅宗牧牛图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