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称大日如来所入之西方妙观察智大智慧门之莲华三昧。谓如来入此三昧后,从其背上放红莲华色光,普照西方无量世界;乃...位于湖北黄梅之双峰山。原称冯茂山(又称冯墓山、冯母山),其山位于县境之东,故又称东山。亦称五祖山。禅宗四祖道...梵语 ?arīra。音译舍利。又作骨身。通常指佛之遗骨,亦即佛舍利。又尊称死者之遗骨,亦称灵骨。敕修百丈清规卷三有...【慈愍义】 p1266 瑜伽三十卷十八页云:谓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杂语)供养本命星也。...(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依他起相】 p0768 如一切法相略有三种中说。 二解 摄论二卷一页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 p1026 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云何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答:若受饮...大乘经典的结集,这有数说。 1、依菩萨处胎经里说,佛灭后七日,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令彼等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跟这束光感应道交的唯一方法就是信愿持名,老实念佛。老实念...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临终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当然你有善业,来...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从心理到...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前,他因不能为母亲送终感到遗憾,希望能与母亲最后见上一面。...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楚知道发生甚么事,「默」是不要有回应。 人在风平浪静时,可...
这个祖师有讲过,魔王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有可能。但是当你念佛的时候,他就受不了了。因为你念佛的因不可能招感魔王...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得;修法从外求者,犹同舍本求末,烧木佛求舍利,无菩提可证。...
妙智(﹝齐﹞(华严寺)[《比丘尼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妙智。本姓曹。河内人也。禀性柔明陶心大化。执持禁范如护明珠。心勤忍辱与物无忤。虽有毁恼必以和颜。下帷穷年终日无闷。精达法相。物共宗之。禅堂初建。齐武皇帝敕请妙智讲胜鬘净名开题。及讲帝数亲临。诏问无方。智连环剖析初无遗滞。帝屡称善。四众雅服。齐竟陵文宣王疆界钟山集葬名德。年六十四。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南齐侍中琅琊王伦妻江氏为着石赞文序立于墓左耳。
上篇:僧猛(﹝齐﹞(盐官齐明寺)[《比丘尼传》卷三] | 下篇:智胜(﹝齐﹞(建福寺)[《比丘尼传》卷三] |
(术语)指本愿标的之众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于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
一切如来诸法本性清净莲华三昧
东山
灵骨
慈愍义
星供
六根
八大菩萨经
依他起相
弟子十德
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
大乘结集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