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法相宗所谓八识中,第六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意识等四种之别,其中之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因不与...(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p0750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复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苦决定,三、空...翻译名义集卷三皇后篇第二十六载,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时,纳妃三人,即:(一)瞿夷(梵 Gopī),意为明女,其父名为水...【尸利沙】 或云尸利洒,即此间合昏树。有二种:名尸利沙者,叶实俱大。名尸利駃者,叶实俱小。又舍离沙,此云...(经名)具云见宝塔品。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为证明法华所说,多宝如来之宝塔,忽自地涌出。一会大众悉见...触,指根、境、识和合而生之精神作用,计有六种,即眼触、耳触乃至意触。触乐,即指因触而发生之乐情,如男女触身之...(1140~1214)宋代浙江钱塘人。字复之,号铠庵。少读周官,慨然有济世之志。后隐于左溪,尝读楞严及宗镜录,复由宝...华严经云十种三昧: 一、普光明三昧 谓身土重重相入,周遍广大,无尽限故。 二、妙光明三昧 谓以如幻智,...【归依佛】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八页云:诸归依佛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杂语)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依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观察所得,人心是越来越坏了。医生只能治...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种种苦、种种无奈而选择出家、潜心修行,希望能够帮助受苦的众...一、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位温柔贤惠,端庄秀美的女性本来是你今生的伴侣,但是由于现在你的邪淫,此生无法眷属圆满,...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等级之内,就是屠夫。屠夫是专杀生的,或专门在官府行刑,杀犯...问: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却不知道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也不知心中念佛是什么道理。听别人讲念这句名号靠佛的力量,...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么得了!实际上用功最快活,所以修道人又称为无心道人,自由自...
崇岳(临安府灵隐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崇岳字松源。处州龙泉吴氏子也。隆兴二年得度于杭之西湖白莲精舍。参方最久。后谒密庵杰和尚。闻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忽大悟遂得心印。因密庵还灵隐命居第一座。久之出世首住平江澄照。次居江阴光孝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宁宗庆元三年诏住灵隐三易寒暑。乞老退居寺之东庵。嘉泰二年八月四日手书别公卿。垂语示学者曰。有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曰。开口不在舌头上。贻嘱弟子以阐法是务。乃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加趺而逝。寿七十一。腊四十。塔全身于北高峰之原。得法者香山光睦云居善开。
上篇:祖先(夔州卧龙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下篇:师范(临安府径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定因定果,散因散果,定是乐而散是苦,是故定业所获之报乐,散业所获之报苦也...
独头意识
本性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太子三妃
尸利沙
宝塔品
触乐
吴克己
十种三昧
归依佛
浮屠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您越在乎什么,邪淫的果报就在那上面体现

自己善良和别人无关
如是我闻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念佛生不起信心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