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有诸法。无色贪随增。是名无色界。复次无色界系。三界二处四蕴。是名无色界。复次如欲色界。处定建立。不相杂乱。...(名数)有胜劣之三种:一、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修,声闻之人不...【声名差别】 p1392 瑜伽一卷七页云: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五五百年之一。即大方等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第一。佛陀入灭后,有五期之五百年,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佛法之兴废。解...【令欢喜】 p0530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令欢喜者:化受教者故。...【三性与二谛相摄】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所调伏界无量】 p0741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所调伏界无量?谓或有一种所调伏界。一切有情可调伏者,同...【提洹竭】 或云提和竭罗。此云燃灯。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云燃灯,以至成佛,亦名燃灯。...1、平等心,即视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对诸法平等修行的人。...八种菩萨所特有的辩才,即: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术语)梵语。此云焚烧。旧译阇维。讹也。见翻译名义集。正字通曰:梵言阇维即茶毗,僧死而焚之也。或作阇毗,亦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后迁浙江余杭。...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有什么营养?有什么分类?吃豆腐能预防哪些疾病呢?这里面的学...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他扯破了农妇的衣服,农妇抓破了他的脸。后被赶来...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 有一日,他的...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于此着力,不能顿见自性,当验习气厚薄,切磋琢磨,于根本...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所产生的力量,...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并不是一向都慈...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讲的悟与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谓的悟而言,约可分作五类:...
有权(常州华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有权号伊庵。临安昌化祁氏子也。髫龄出家十四得度。笃志勤励博究群章。十八知有向上一着殚力参求。首礼佛智裕公于灵隐。时无庵和尚充第一座。权入室请益。庵以从无住本建一切法问之。权久而有省答曰。暗里穿针耳中出气。庵可之遂密付心印。既有所得精进益坚。一夕危坐深入禅那至于达旦虽行粥至忘乎展钵。邻僧以手触之。顿然大悟偈曰。黑漆昆仑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佛智深加称赏。一日问权。心包太虚量廓沙界时如何。对曰。大海不宿死尸。佛智抚其座曰。此子他日据此诃佛骂祖去在。权于是深自韬晦寄迹湖湘江浙之间十年。然后或依应庵或见大慧。凡明眼宿德躬往礼谒。无庵出主道场。召权分座说法。自是声播诸方。未久有华藏之命。开堂云。禅禅无党无偏。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所以僧问石霜。如何是禅。霜曰。[鹿*瓦]砖僧。问睦州。如何是禅。州曰。猛火着猛油煎。僧问首山。如何是禅。山曰。猢狲上树尾连颠。师曰。道无横径立处孤危。然此三大老而行声前活路用劫外灵机。若以衲僧正眼检点将来不无优劣。一人如张良入阵。一人如项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敌。若人辨白得出。可与佛祖齐眉。虽然如是。忽有个出来道长老话作两橛了也。适来说道。道无横径无党无偏。而今又分许多优劣。且作么生秖对。还委悉。么把手上山齐着力咽喉出气自家知。淳熙庚子秋示微疾书偈而逝。荼毗齿舌不坏。舍利五色者无数。而建塔焉。
上篇:海慧(上京大储庆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德升(南康军云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
无色界
三修
声名差别
解脱坚固
令欢喜
三性与二谛相摄
所调伏界无量
提洹竭
等心
八辩
茶毗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