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此云焚烧。旧译阇维。讹也。见翻译名义集。正字通曰:“梵言阇维即茶毗,僧死而焚之也。”或作阇毗,亦作荼毗,译音字本无定,荼茶古本一字,尤易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十三曰: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为出离道:一者不应受用乳...【虚空非大种】 p116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四页云:问:何故虚空不立大种?尊者世友、作是释言:以虚空无大种相...戒杀生、修念佛之意。系我国宋末以降特别强调之行仪。不杀生为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乃佛教所严守者。南北朝齐梁之...(杂语)愚痴之凡夫。净心诫观下曰:无碍之智与痴凡一如。...(杂名)晡时之粥食也。于律法虽触不过中食之戒,然禅院则称为药石而用之也。...【三相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p0223 摄论二卷四页云: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简称难胜地,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1615~1678)清初临济宗僧。当湖(浙江)人,俗姓曹。号一初。十岁即解佛经妙义。年十八父母俱丧,礼桐月庵之鸳湖...(杂语)缁者缁衣,僧衣也。缁田犹言僧园。...(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梵语 markata。音译么迦吒、摩斯吒。猿之一种。其心性轻浮躁动,难捉难调,常舍一取一,故经典中常以之比喻凡夫之妄...《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金光明最胜王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朝山者能以虔诚的心朝礼,即能感得种种瑞相参与的众生都...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第一种原因是物质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社会污染太大,我们所吃的东西,食品等等。物质的污染有很多方面,饮食上面的污...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脉,后因病苦舍禅归净,临终预知...
礼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礼仪,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拜过。拜父母,拜师长,拜祖先,拜土地神灵,拜佛菩萨。这些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没有这么一个次第。谈这个圆顿,就是超越次第的。但一般人就喜...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惟贤长老答: 生西方,一是凭自力,二是凭愿力、弥陀...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
茶毗
【佛学大辞典】
上篇:茶汤会 | 下篇:茶鼓 |
禅宗公案名。乌臼,为唐代之禅僧,乃马祖道一之法嗣。屈棒,毫无理由的棒打之意。此公案以乌臼和一僧之问答,来表示...
提婆五法
虚空非大种
戒杀念佛
痴凡
晚粥
三相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极难胜地
悟元
缁田
薄拘罗无病
猕猴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培养说话的技巧

影响健康的四种根本原因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