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是指恶知识之柔弱而言也。妇人始嫁,即艳容而取媚于夫,是恐违夫之意,趁出而不能为家之主宰也。临济录曰:...(真言)(归命语上略)摩拏啰摩达摩三婆嚩费婆嚩迦他那。三。三。莎诃。第一句摩拏啰摩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法相宗所立二门之一。指依佛、菩萨之本意而说之真实教法,称为真实(理)门;若随教化对象之程度而说之方便教法,则...【瞋恚语】 p1321 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问:云何瞋恚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有瞋恚心,有损害心,而举犯戒...(天名)Vajrakumāra,西方无量寿佛化身,现忿怒之童子形,手执金刚杵,故谓之金刚童子。...梵名 Sajskāra。又作家庭祭。印度婆罗门教徒于家中举行之一种祭仪。现已成为民间风俗仪礼,大别为两类,第一类由投...(术语)极乐净土之莲华,为依弥陀如来正觉所成之华,故曰正觉华。净土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术语)在真言之金刚界,观想吾心为清净之圆月,是表示本有常住之菩提心也。...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魔逆经(大一五·一一二中):“有所兴业而有所作,则为魔事。若使志愿...【乐弃舍】 p130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乐弃舍者:施前、正施、及与施后,意悦、清净、无追悔故。...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大智度论》云:破戒者堕三恶道,若下品持戒生人天;...
凡夫众生,你要一直精进的比较困难,一段时间会很精进,出家人也是如是,在家居士也会这样。出家人一生都住在寺院里...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一部经,且此经只能是《净土三经》。如有人偶有因缘,而念了一...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着手。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念佛法门,我们讲本尊相应,...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天三万声,按一天的念佛速度,三万声需六小时。但蕅益大师开示...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骨?用蕅益大师的原话来讲就是,我们的道心不被情欲牵,不被熟...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家以弃伦理、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而辟之,谓其无父无君,惑世...
志德(金陵天禧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志德号云岩。山东东昌镏氏子也。十二受经于顺德开元寺海闻和尚。闻真定法照禧法师大弘慈恩宗旨于龙兴寺。径从之学而尽得其蕴。至元二十五年诏江淮诸路立御讲三十六所。务求其宗正行修者分主之。德被选世祖召见赐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剎。日讲法华华严金刚唯识等疏三十一年。特赐佛光大师之号。每与七众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无犯。至于然香然顶指为终身誓。居久尽出衣钵新其殿庑楼阁。或岁俭乃煮糜食饿殍数万人。建康流俗尚醪醴好结官吏。德独以律绳自。徒众谨饰出止。若互用常住物者误一罚百。故犯者摈之。居天禧三十余年。一衲一履终身不易。午过不食夜则危坐达旦。以苦诵丧明。忽梦梵僧迎居内院高座。空中散花如雨。因示微疾。至治二年二月七日犹诵经不辍。顷之辞众安坐而化。世寿八十八。龛留二十一日。颜貌红润如生。阇维舍利无算。会者数万人。塔江宁张家山。学士赵孟俯为铭。
上篇:宝严(玉山普安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普喜(镇江普照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
波罗奢,梵语 palā?a。意译赤花树。为印度婆罗门教之圣树。树干可制诸种圣器,树汁赤红,可制药或染料,叶大色青;...
新妇子禅师
净居天真言
真实理门
瞋恚语
金刚童子
家祭
正觉华
常住心月轮
现前僧物
魔事
乐弃舍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修道只有两个字:坚持

净土者的「夹杂」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