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人名)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名义集三曰:首图驮那Śuddhodana,此云净饭或云白净。...【弥栗头韦陀罗】 此云妙善,主厌祷鬼。...即说法者与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项。佛所说之法门可使众生转迷开悟,故说法者与听法者皆应专心致意。据思益梵天所问经...(术语)又曰拨草参玄。拨无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风也。又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洞山录曰:此去沣陵攸县石室...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人名)Dharmaśiras,沙门名。译曰法首。见开元录二。...梵名 Pūrana-kā?yapa,巴利名 Pūrana-kassapa 或 Purāna-kassapa。为佛世时六师外道之一,住于中印度。又作富兰...掌理登录僧尼名籍与僧官补任等事宜之僧职。推行此类职务之官署则称僧录司。又有以僧录、僧录司通用,并指掌管僧尼事...【性柔和】 p0829 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察己过,不伺非他。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明禅师。心明禅师听到他的困惑后,二话不说,就领他来到一林间...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悬殊者,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习,有善恶顺逆之所致也。《华严经...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佛在《无量寿经...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舍利塔现在还在这里。赵州禅师有一个话头,成为禅宗修行的一个...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那是你赖床躺在枕...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把古代的修行人跟现代的...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念,这是可以的,慢慢系念。 大家可能有个体会,我本人也有这...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 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
必才(杭州演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临海人。父哲明大经为科目之儒。母赵氏嗜善崇佛惟谨。才娠十月母一夕梦。梵僧振锡入堂内。觉而生。甫能言辄记孝经一卷。七岁善属句脱口而就。声文谐协宛有思致。时有江西瞿法师居越之报恩。实剡源暹公诸孙。通天台教观。才年十二乃挟册从之。未几为祝发进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谒湛堂澄于南竺。湛堂与语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客司。时玉冈润法师居第一座。学者归之如云。才亦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胶之寒。足不逾户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观之要一经指授。意释心融靡不臻其阃奥。玉冈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之。乌能至此哉。一时侪辈如我庵无绝宗继。皆英声伟望超出时流。至于剖决宗旨议析教章。必推才为上首。玉冈出主海盐德藏。命才分座讲演。其辩若雨注河翻纵横无碍。听者称之。泰定元年玉冈迁演福。宣政院请才继德藏。当是时湛堂声誉喧播中外。众意其必愿为其弟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冈。君子谓其知义。至正二年迁杭之兴福。三年补演福。元臣康里常咨决心要。先因寺烬于兵。才为次第新之建万佛阁。其高一百三十尺有奇。才之为人凝重沉默观行精励。孜孜修进无斯须懈怠。接人以慈。诲人无倦。门弟子据猊座者百人。顺帝特赐佛鉴圆照之号。一日忽觉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矣。乃焚香面西端坐。高称弥陀佛号。尽一昼夜又告众曰。汝等勿谓修持无验。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以别相识。遂合掌而逝。舆龛荼毗。有五色光自龛中发。火余不坏者二。舌根如红莲华。齿牙若珂贝。舍利满地众竞取之一时俱尽。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许。求之亦有得者塔于寺南。阅世六十有八。座五十六夏。著述有妙玄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章安荆溪法智礼文诗偈等。并行于世。
上篇:允若(绍兴云门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下篇:善继(天台荐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亦名:听门中事法 子题:可学事法听作、可学事法听止、不可学事法 戒本疏·持犯方轨:“明止持对听门中事法者,亦有...
法有
净饭王
弥栗头韦陀罗
说听方轨
拨草瞻风
真无漏智
觉观
达磨尸罗
富兰那迦叶
僧录
性柔和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自己救自己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