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提和越】 汉言天地。易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词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之十部书。又作十支末论或十支。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植物)Kunda,花名。大日经疏五曰:如军那华,其华出西方。亦甚鲜白。...肘,梵语 hasta,乃印度古代度量长度之单位。据俱舍论卷十二载,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横布二十四指为肘。又大唐...【应如是坐】 p1400 瑜伽七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了知应如是坐?谓佛开许随其所有如法之座,以正威仪,端严而坐。 二...海底之宝珠。喻难得之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下):“考其功也,实致为山之劳;核其益焉,时有海珠...(名数)台家对于三观而立三止:一、体真止,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和合之法体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缘妄想者。证空...【阿湿婆】 此云马。汉书西域传云: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常委分资粮】 p1012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常委分资粮者:审悉所作,恒常作故;名常委。彼分者:谓正见等。此是彼...据可洪音义卷十五之说,乌回鸠罗乃梵语平等无二之意,后引申为僧众中决断争论者之职位。十诵律卷二十(大二三·一四...人能持行五戒十善,即能报得欲天之地位,及不坠人之地位,人境不须述,兹但述欲天。 六欲天三藏法数云欲界六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不能够体会到礼佛深义的话,没关系,你可以按照你原来的礼佛方...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所以,又在十方世界,示现菩萨及人、天...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 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寺院下山游方去,当他走到一个村落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手段在...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三进三退法。 如果大家有关注到净土法门,我们常会讲说,净土...
宗亮(唐明州国宁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宗亮。姓冯氏。奉化人也。家傍月山而居。后称月僧焉。亮开成中剃落纳法。方事毗尼循于四仪。且无遗行。而云我生不辰。属会昌之难便隐家山深岩洞穴。大中再造国宁寺。征选清高者隶名。亮预住持。建州太守李频为寺碑云。于清心行不污者得二十八人以补其员。广住持也。律僧宗亮禅僧全佑而已。国宁经藏载加缮写。躬求正本选纸墨鸠聚嚫施。建造三门藏院诸功德廊宇。皆亮之力焉。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处士方干赠诗云。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空门学佛知多少。剃尽心华只有师。终于本寺。春秋八十。亮恒与沙门贯霜栖悟不吟数十人。皆秉执清奇好迭为文会。结林下之交。撰岳林寺碑。诗集三百许首赞颂。并行于代。而于福敬二田锐心弥厚焉。亮为江东生罗隐追慕。乐安孙合最加肯重。着四明郡才名志。序诸儒骏士外。独云释宗亮。多为文士先达仿仰焉。
上篇:文质(唐会稽吕后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昙休(唐越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术语)圆觉经五名之一。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而统摄万行,故名秘密王。三昧者就所修之行法而名之也。...
提和越
十支论
军那
一肘
应如是坐
海珠
三止
阿湿婆
常委分资粮
乌回鸠罗
报分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