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宇宙万有,一一悉具三千之诸法。...(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在祇洹说有非有之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当说大法鼓经,使迦叶令不...(一)藏名 Hdsin-bye。密教十二火天之一。其形如秋夜之月,光晖照明,其像住于吉祥圆轮中,身着鲜白衣,以珠鬘严饰。...(术语)因十四过类之第七。谓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滥为义推,由反面攻击立者论法时所招之过误也。凡宗因之关系,因...(杂语)译曰小心法。见陀罗尼集经二。...【六种诤根本处】 p0306 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所载,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师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国王穿摩尼珠,乃暂置珠而入舍取食。其...(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破坏法】 p0936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未老死来、为疾病等种种灾横所逼恼故;名破坏法。...唯识宗为彰显诸法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一切为假有,无有实体,故立八种譬喻,以示此“非有似有”之义。八喻即:(一...资持记·释二衣篇:“补方,旧云,即裁五彩畟方补合成者。”(事钞记卷三二·二一·一六)...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食资具的来处。只要我们一心向道...
(第一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将试用期工资13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是心如蜜甜。但转正后的工...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劝人修习密宗,不必茹素,以持戒为小乘之行,大乘离相,有何持...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有很多的弟子啊,特点各不一样,其中有很多很多...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了许多财富,而这些努力无非都是为了他的儿子,想替儿子打好事...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后来到东南亚一带弘法,还成就了肉身不坏。他以前没有文化,很...
崇政(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崇政。侯姓。本府人也。幼龄敏达。固愿出家。诵经通一千余纸。耆宿叹赏谓之为经藏焉。神气沉约仪容整丽。秀眉广目挺志高奇。虽通群籍所精者俱舍论。相国王公缙躬请政宣讲。于时谈丛发秀美曲流音。属听无厌。虽移辰历晷谓如食顷焉。其剖判尤长。无得形似矣。代宗皇帝下诏。征为章信寺大德。称疾不赴。终于本院。春秋五十八云。
上篇:慧警(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思睿(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杂语)使人至死之现在助缘也。死因为过去之业因,死缘无量也。归元直指上详记之。...
理具三千
大法鼓经
行满
义推相似过类
忧婆唎驮夜
六种诤根本处
鹅珠
折伏摄受
破坏法
依他八喻
补方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长者智教败家子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