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小乘教以自杀犯重戒前诸方便罪。是以无敢操炬就燎者。然自杀二例。一畏杀。须结兰吉。二愿往生。强猛之心命终身往。兰吉可能作碍邪。复次大心一发百年暗室一灯能破。何罪之有。是故行人无以小道而拘大根者乎。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术语)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于佛法...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毗尼。十诵云,若诵随经之律亦提。二、前比丘诵戒时。僧祇,未说戒时诃,越...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不厌三界由不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当知此中宣说诸结若相若...【诸法自性不可言说】 p1358 瑜伽七十三卷二页云:问彼一切法、当言以何而为自性?答:诸法自性,不可言说。问:云...(1575~1641)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钱塘人,俗姓黄。世称一默宏成禅师。年二十三,投真如寺剃发出家,于云栖寺受沙弥...【我空法有】 此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此为小乘说一切有部等的主张。众生的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术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名为表色。是依可见之义而名为色。俱舍不立表...谓于佛智之不可思议存疑,未能了悟如来所以为大、为尊之原因。[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康僧铠译)] p960...含注戒本·戒经序:“佛言新受戒者未得闻戒,不知何学,听集一处,和合说之。”(含注戒本卷上·三·五) 戒本疏·...唐代译经僧。梵名音译弥陀山。睹货逻国人。自幼出家,游诸印度,遍学经论。武后时来唐,与实叉难陀共译大乘入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其他国家游化。当时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带着群臣出城遥望佛陀,...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是,机遇背后呢? 故事是这样的: 几十年前美国人达比和他叔叔...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案!截流大师洞悉净业行人虽终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鲜少的原因,...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
文辇(宋天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文辇。永嘉郡平阳人也。邂逅求师受业于金华。纳具足律仪毕翘勤笃励。三乘之学一皆染渐。因往缙云明昭禅师法会。不事繁云。扬眴之间决了无滞。末遇天台山德韶禅翁唱宗一大师之道。辇复谛受无疑。不为异缘牵转。故三十载随韶师听其进否。尝谓人曰。悟入之缘犹蠖屈之于叶也。食黄则身黄。食苍则身苍。其屈伸之状无变。吾初见明昭乃若是。今学玄沙又如是。此所谓殊涂而同归。今更取佛言为定量之。乃览大藏经三周遍。自是已来逍遥无滞。以太平兴国三年。忽自操其斧。言伐其檀。巧结玲珑重攒。若题凑焉。号曰浮图。中开户入内趺坐。自持火炬。誓之曰。以此残喘焚之供养十方佛诸圣贤。言讫发焰亘空。其烟五色旋转氤氲。犹闻诵经之声。须臾始绝观者号哭。灰寒收舍利不知颗数。春秋八十四。初辇尝谓善建寺僧说。吾死已无占伽蓝可食之地。弗如自焚供养。望诸贤此时聚柴[卄/积]下念佛助我往生。只此相烦耳。今善建寺中累石为小塔焉。
上篇:绍岩(宋杭州真身宝塔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下篇:怀德(宋临淮普照王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所应习法】 p074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所应习法云何?谓善有为法。...
尸罗清净
慧命
毁毗尼戒犯缘
爱结
诸法自性不可言说
宏成
我空法有
表色
不了佛智
说戒制意
寂友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犯戒堕鹦鹉身

各宗要略:天台宗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佛教和中国文化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