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尘师捐舍讵能愈其精进乎。脱落浮荣岂能胜其义解乎。若然者不可以一名名矣。厥犹瞻卜华焉。色黄而矣。则真金谢其色。香芬而远则牛头愧其香。多名生乎一体者。其尘公欤。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问于五取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谓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如是计受想行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术语)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无量寿经下曰:身心摧破。法华经提婆品曰:身...十种的忍,忍是心住于真理而不动摇的意思。 一、音声忍,又名音响忍,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的道理; 二、顺忍,...即丛林之中,病僧之病情加重,难期恢复,而于临终之前口述之遗言。所口述者,大多为该僧之本籍、履历等记录,及其所...对今生而言,指过去、未来之生。又对自生而言,依其他原因而生者,亦称为他生。 p1543...(杂语)最要之义。文句记三中曰:一经之骨目。...(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1892~1986)福建惠安人。本姓黄,因家贫,至晋江李姓家中为养子。生禀夙慧,随母奉佛茹素,未久,皈依福建泉州承...我国民间传说中之古帝。以火施化,故又称赤帝。一说为帝喾时之火官,后人尊之为火神。[史记楚世家] p4270...位于江苏建康(江宁)。晋时,比丘竺法义入寂,弟子于墓所构舍宇,久之竟成佛寺。刘宋孝武帝孝建年中(454~456),...(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我们是怎样生起妄心呢?因为...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界的果报的升沉就是从这个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产生了...
当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仑闻声过去,见男子正在水中挣扎,但是,那河其实并不宽和深,于是,他不是把救生圈扔...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听言信者,须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无能...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五件事,将导致长期卧病在床,无...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气节,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中书舍人(中书省缮写文书...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就是恶业;心念是善良的,即便诃责你的儿子,它也是善业。 考...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
息尘(晋太原永和三学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息尘。姓杨氏。并州人也。父迁贸有无营利而已。其母氏尝梦人服装伟丽称寄宵宿。便觉娠妊。生而有异童稚不群。每闻钟呗之音凝神侧耳。年方十二因梦金人瑰奇之状。引之入精庐。明旦告白二亲恳求出家。未允之前泣而不食。父母悯其天然情何厌塞。遂曲顺之。即投草堂院从师诵净名经菩萨戒。达宵不寐。将周一祀。舍本讽通。年当十七便听习维摩讲席。粗知大义。及乎弱冠乃圆上品。执持律范曾无缺然。年二十三文义斡通。于崇福寺宗感法师胜集传授。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学徒颖脱者数人。崇福寺辩才大师从式最为高足。于天佑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炼上生业。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尘尝以身饲狼虎入山谷中。其兽近嗅而奔走。又于林薄裸体以啖蚊虻。乃游仙岩岳寺养道栖神。复看大藏经。匝设斋然一指伸其报庆。彼寺有圣观音菩萨像。长烛七灯香华供献。后被诸生就请下山。城内传扬大论。四序无辍。逐月设沐浴。临河就沼投饲水族。以己哒嚫旋赎羽毛。沈潜高明以遂生性。或施牢狱人食。或赈惠贫乏。或捐旛盖于净明金藏二塔。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国寺后。建三学院一所。供待四方听众。时又讲华严新经。传授于崇福寺继晖法师。由是三年不出院门。一字一礼华严经。一遍字字礼大佛名经。共一百二十卷。复炼一指。前后计然五指。时晋高祖潜跃晋阳。最多钦重。洎乎龙飞尘每入洛京朝觐必延内殿。从容锡赉颇丰。帝赐紫服并懿号。固让方俞。尘闻凤翔府法门寺有佛中指骨节真身。乃辞帝往岐阳瞻礼。睹其希奇。又然一指。尘之双手唯存二指耳。续于天柱寺。就楚伦法师学俱舍论。方经数日。微有疾生。至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枕肱而逝。俗年六十三。腊四十四。平常唯衣大布不蓄盈长。六时礼佛未曾少缺。陇坻之间闻其示灭。黑白二众具威仪送。焚之得舍利数百粒弟子以灵骨归于太原。晋祖敕葬于晋水之西山。小塔至今存焉。
上篇:行明(唐南岳兰若)[《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下篇:道育(晋天台山平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
二十句萨迦耶见
身心
十忍
病僧口词
他生
骨目
方便行信
广钦
祝融
中兴寺
附佛法外道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