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于此山薄有因缘。七十二遍游诸圣迹。人所不到吾皆至止。又不出兹山已报深愿。幸莫大焉。奈何衰老今春秋七十四。夏腊五十五。及存余喘欲于中台顶上焚一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或息我以死。谁甘相代。况诸人等并是菩萨门人龙王眷属。莳栽善种得住此山。夙夜精勤羁勒三业。龙华三会共结要期。此时下山勿有留难。合掌曰珍重而去。众初不喻其意。皆言早回。染乃但携瓶锡惟爇名香。遂命季氏赵华将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汁一斗于中台顶。从旦至暮礼拜焚香。略无暂憩。都不饮食。念佛虔诚声无间断。已至深更。赵氏怪其所以。陟彼崔嵬见染不移旧止转更精专。染谓赵曰。吾有密愿汝与吾助缘不得相阻。为取蜡布麻油将来缠裹吾身。于夜半子时要然身供养诸佛。吾若得道相度汝也。赵氏谏之苦劝不止。将布缠身披麻灌油。从顶而炼。言曰。将吾灰骨当须飘散。无使显异。赵氏一从其命略无移改。从顶而炼至足方仆矣。赵氏叹曰。昔闻药王然身。今见上人。奇哉痛哉。后门人收真骨于梵仙山南起塔。至今在矣。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贯主、管主。贯,籍贯之意;首,乃初之意。贯首本指户籍簿上第一位列名者,其后引申为一宗一派之...(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术语)阿阇梨所传曼荼罗遍知院之一尊也。画如来顶相为其标帜。大疏六曰:三昧耶当作御顶相,如来顶相具摄一切功德...(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增长】 p1312 杂集论七卷十四页云:增长者:谓令习气增益。于阿赖耶识中,长养异熟种子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三十...【法性土】 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此又作法身土。为三土之一,四土之一,五土之一。大乘义章...三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有异说,小乘以分析之极为极微,至于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等部分,称为极...【小法】 p0234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小法云何?谓小信小欲小胜解,及彼相应法,彼俱有法;若诸色法,少小微细,...(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又】付法之五师。有二类:一异世...(异类)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修习所缘诸相作意】 p0904 瑜伽十二卷一页云:复次云何修习所缘诸相作意?谓卽于彼彼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是什么? 答: 《资持》云:言绮语者。古德释云。如是锦绮交...虚怀禅师以话锋犀利、谈吐幽默而著称。 他曾开导过一个寻生寻死、苦大愁深的怨妇。该怨妇上怨公婆、下怨子女,左怨...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 ...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 夜里,一位老和尚在寺院...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观照力,偈颂二是偏重在善业力。 颂一: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也是这样。佛慈悲应世,讲经说法浩如烟海,简单讲八万四千法门...
无染(唐五台山善住阁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无染者。不委氏族何许人也。从中条山受业。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善者从之。恒念华严经。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童子。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即文殊也。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令却往西国取经。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于今不回。古德既尔。吾岂无缘乎。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成遇禅宗穷乎理性。或经法席探彼玄微。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时有僧智頵为台山十寺都检校守。僧长之初也。遂挂锡栖心誓不出山。每念文殊化境非凡者之可胜。岂宜懈怠。冬即采薪供众。夏即跣足登游。春秋不移二十余[示*异]。前后七十余遍。游历诸台睹化现金桥宝塔钟磬圆光莫穷其际。且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中有美枞乎。言更有愈于诸瑞。吾得少未为足也。最后于中台东忽见一寺。额号福生。内有梵僧数可万计。染从头礼拜递互慰劳。见文殊亦僧也。语染曰。汝于此有缘。当须荷众勿得唐捐。有愿无行而已。言讫化寺众僧寂无所睹。染叹而言曰。睹兹灵异岂可徒然。此危脆身有何久固。乃遵言广兴供施。每设一百万僧。乃然一指以为记验焉。渐及五百万数。遐迩委输若海水之入归塘焉。及千万供毕十指然尽。迨开成中白大众曰。
上篇:正寿(慥禅师)(唐汉东山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下篇:定兰(唐成都府福感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
贯首
护摩
如来三昧耶
一实境界
增长
法性土
极微分不分
小法
五师
恶鬼
修习所缘诸相作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胸怀越大,拥有的幸福就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找到那个真的我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